-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初中历史趣味记忆例谈
速读·中旬
摘 要:历史学科包含着大量琐碎、繁杂的知识点,在初中阶段被视为必修课。初中历史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错综复杂,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高要求,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望而生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趣味记忆方法,能大大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以期与同行共分享。
关键词:初中历史;记忆法
初中历史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必修课,但学生对这门课不很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丰富,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错综复杂,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其实历史学科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只有深入了解才能体会。学生觉得枯燥是因为知识过于繁杂,记忆难度大。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笛卡尔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学习中,科学的记忆法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初中历史知识的记忆的确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这些知识要点呢?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小窍门,传授一些历史知识记忆技巧,减轻学生的负担,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歌诀记忆法
初中历史学科中,有很多知识比较杂乱,毫无规律可言,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采用歌诀记忆的方法,即把需要学生识记的历史知识编成一些生动形象、概括性强、易于记忆的民谣、顺口溜等形式来记忆,以增加记忆的趣味性。这种记忆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教学效果。如我国古代文字,按照先后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可以采用首字趣味记忆:加紧大小离开即甲金大小隶楷。再如封建王朝更替:战国和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统一王朝共九个,余为分裂各政权。
二、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历史知识整理归类,这样能使知识更为富有条理性,便于学生记忆。归纳记忆时既能将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类,也能将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类。运用归纳记忆法不仅能减小记忆容量,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如二十世纪我国历史上三次大的转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再如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四次重大航行,学习完相关的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分别是:1487---1488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7---1498年,达伽马找到直通东方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又如还可以按照发展的顺序归类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以强化学生记忆:中国古代史中通过联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哪些?可归纳为:昭君出塞,为汉朝和匈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融洽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唐朝以来,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定居中国,他们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形成了新的民族即回族,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融。
三、联想记忆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引导学生记忆。如张骞和张謇,两人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张謇则是一位爱国实业家,是清末状元。两者虽然贡献领域不同,但学生在识记时容易混淆两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记忆:张謇是通过科举考试写文言文考中状元的,所以名字下面是“言”的就是张謇;张骞出使西域时,最好的交通方式就是骑马,所以名字下面是“马”的就是张骞。再如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较多,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将一些作品的名字联系起来:当战争降临俄国时,托尔斯泰为了追求和平、保卫祖国毫不犹豫的走上战场,告别了恋人安娜·卡列尼娜。在战争期间,他收到家乡来信,得知安娜因病而去世,托尔斯泰化悲痛为力量,奋勇杀敌。战争结束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托尔斯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在村口看到了熟悉的倩影——复活的安娜·卡列尼娜。
四、年代记忆法
年代记忆法是指历史知识结构是按照年代顺序编写的,记忆具体的历史知识时就可以按照年代顺序来记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历史体系,将历史串在一起,形成便于记忆的知识链,从而解决历史学科中关于时间的记忆难题。历史年代只是一个时间符号,离开了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年代就成了没有意义的数字,所以要让学生理解年代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当然历史年代的记忆,少不了机械识记,但学生只要理解了历史年代与史实之间的联系后再记忆,就更容易记牢。如学习“五代十国”相关的内容时,因为这个时间发生的事情距离比较近,学生很容易把里面的次序弄颠倒,运用年代记忆法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将复杂的历史内容高度概括,也即是抓住历史知识的要点,紧扣关键字眼,把复杂的材料压缩以达到记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如世界古代史上建立过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分别是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学生记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将之浓缩成一句话记忆:波亚罗拜阿奥。再如《南京条约》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浓缩记忆:割地、赔偿、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这样不仅能增加大脑的信息容量,还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记忆方法有很多,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图示记忆法、数字记忆法、故事记忆法、地理方位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就是好方法。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要学好历史还要靠努力学习,再配上一定的记忆技巧,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张强.略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记忆法[J].教师,2011(27)
[2]郭洪兵.初中历史趣味记忆例谈[J].新课程导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