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博雅汉语·起步篇》教授低年级中亚留学生的合理性
摘要:新疆的地缘优势以及人文优势,使得来疆的留学生当中,又以中亚五国的学生为主。教材的选择对于各大高校留学生教育而言,尤为重要。本文从中亚留学生的性格分析以及《博雅汉语·起步篇》教材分析,总结得出《博雅汉语·起步篇》教授低年级中亚留学生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博雅汉语·起步篇》;中亚留学生;合理性
一、引言
自1984年新疆迎来了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起,新疆就开始了对外汉语教育事业。20多年来无论是在留学生的入学人数还是在教学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由于新疆的地缘优势以及人文优势,使得来疆的留学生当中,又以中亚五国的学生为主。数据显示, 2006年新疆留学生总人数是1 700多人, 2007年增加到2 800多人,增加的留学生大多来自新疆周边独联体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到了2008年新疆留学生人数已突破3 000人,其中中亚的留学生人数最多,接近2000人。[1]伴随着大量留学生来华,教学成为各大高校的重中之重。而教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光教材的选择上就有十来种。笔者认为针对来华的本科留学生,除了学习汉语言语以外,对于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选择教材上既要做到言语知识的训练,又要有文化的选择。而“博雅汉语系列教程”比较能够符合中亚留学生来华学习的需要。
二、中亚留学生个性分析
(一)中亚留学生性格外向
中亚留学生活泼开朗、热情大方、豪爽,这使得他们上课积极主动,善于表现,因此,课上课下的气氛都十分活跃,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有自我满足感,便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中亚学生自信、胆大,在课堂上他们反应敏捷、发言积极,喜欢抢着回答问题,不怕犯错误。由于其爱说爱表现,很善于交际,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新的知识点很快就能理解。
(二)中亚留学生年龄小,善于模仿
来中国学习的中亚留学生大多在15岁到25岁之间,正是学习的最佳年龄。因此,中亚留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教一遍,学生就能很快的模仿。通常一学到新的词汇和句子,他们便能很快地运用。例如在学习了有关“问候”的内容后,学生会经常在早上问候教师“您好”、“好久不见了”、“家里人怎么样?”等等。
(三)中亚留学生在学习中的消极性
中亚留学生自由散漫,喜欢放任自己,因此不爱遵守规矩,学习不勤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迟到、旷课,司空见惯,不预习、不复习也是习以为常。由于他们的散漫型,他们总觉得课多,作业多,练习多,考试多,老师要求太严格,难以适应。他们很容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建议。来华的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往往缺乏持久性和深入性,他们大多以听懂、会说、能够交流为最终目标。这些学生还比较好面子,很介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中亚留学生表现欲强,很重视教师的反馈态度,如果得到教师的肯定时,他们就会信心倍增,对学习内容兴趣盎然,相反,若被否定则很容易受挫,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综上所述,中亚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上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身的不足。针对其对学习没有耐性、持久性的特点,在教材的选择上既要具有循序渐进性,又需具有趣味性。
三、教材分析
(一)“博雅汉语系列教程”基本情况分析:
“博雅汉语系列教程”包括:《博雅汉语·起步篇》、《博雅汉语·加速篇》、《博雅汉语·冲刺篇》、《博雅汉语·飞翔篇》,全套书共九本。既适用于本科的四个阶段,也适用于不同阶段的汉语进修生。本文针对刚来中国接受本科教育的中亚留学生,选择《博雅汉语·起步篇》。
(二)《博雅汉语·起步篇》的具体情况分析:
编写原则显示循序渐进、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特色。选择与留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话题,使学生在学习常用词汇、简单句型和基本语法的同时,较快地适应熟悉在华日常生活,并初步了解中国的社会想象以及简单的哲学理论。课文有对话、有短文。内容贴近留学生的真实生活,满足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获,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编写体例
全书共五个单元,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对话为主,多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二
部分以小短文为主,主要涉及中国的相关文化以及哲学思想。
第一部分 日常生活
(前三个单元) 涉及话题:交通、穿衣、购物、吃饭、写信、比赛、搬家等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 人生哲理故事
(后两个单元) 大都以一个小故事阐发人生哲理亦或是体现人性美。
1、每课由课文、生词和语法、练习组成,练习中又包含了阅读理解和写作。
2、每五课为一个单元,第五课为单元复习总结课,对前四课中出现的语言点进行总
结。此外还设立了单独的语音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三)教学具体内容
1.生词和短语。本教材中的生词与词语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依据,同时收入甲、乙、丙、丁等常用词语。每个生词注有汉语拼音、词性和英文释义。并对容易出现偏误的词加以重点说明。每课书基础生词控制在30个左右。本书共有1200多个词。除去阅读理解中的词汇,课后生词表中共有654个生词。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标准,其中甲级词346个,占53%,乙级词217个,占33.2%,丙级词57个,占8.7%,纲外词汇34个,占5.2%。由此可见,本书的词汇多是常用词汇,主要在与给学生打基础。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仔细备课,做到新旧知识的结合才好。
2.课文分析。该教材的课文短小精炼,无论是对话还是短文,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较长的文章,主题明确、富有哲理性和人文性。
3.语言点。每篇课文后,都是语言点的学习。语法点的编写既循序渐进又突出重点,通过列举适量例子和简单说明来解释语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综合概括能力。例如,每个语法点后面都附有3~5个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并且还有相对应的英文注释,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4.练习分析。该教材中的练习,每课题型丰富,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对课文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面训练。
本教材的练习设计注意遵循理解—模仿—记忆—熟巧的言语学习规律。这些练习分为陈述性的练习和程序性的练习。陈述性的练习主要由陈述性知识衍生而出,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如:辨字组词,写出反义词、短文填空等,这些练习属于陈述性练习。而程序性练习主要由程序性的知识衍生而出,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如:用给定的句型回答问题;看图填空;讲故事、判断正误、自由表达、写作、阅读理解等,这些练习注重训练学生的理解与消化能力,将具体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属于程序性的练习。由此可见,该教材的练习注重实用性,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还要学生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要怎么做等。注重的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的练习项目既考虑到了课堂教学的需要,也考虑到了自学者自学的需要。练习的设计原则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
汉语整体综合能力。本册教材在第一册的语音练习、词汇练习、语言点练习以及课文、篇章练习、汉字练习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阅读理解和成段表达练习。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灵活使用。阅读理解,选择与课文有关的材料,设置一篇小短文作为阅读理解,而且还涉及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帮助学习者理解短文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提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或细节的能力。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因此,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的选取上也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习语言是在教学对象原有的基础之上,图式不断积累的过程。学完此册书后学生能够掌握1200多个词汇以及用于语篇连贯的语法点,例如,因果联系、转折关联、说话逻辑“先——再”等语法,并且了解与留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话题,例如,租房、购物、吃饭、搬家等。学生能在生活实践中使用所学的常用词汇、简单句型和基本语法知识,较快的适应在华日常生活,并初步了解中国社会生活现状。
《博雅汉语·起步篇》主要针对来华的奖学金生群体,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与需求为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与此同时,了解一些中国文化,使言语知识与文化相融合、穿插,使学生能在了解中国的大环境下学习语言,这样更利于语言的学习与理解。
参考文献:
[1]《中亚来新疆留学人数猛增》,《国际在线消息》2008年4月21日。
[2]李珠·姜丽萍,《怎样教外国人汉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3]李晓琪,《博雅汉语》[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伊莉曼·艾孜买提《新疆中亚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对策》[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