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如何改变当前高中成语教学的现状
摘要:成语教学要得法,既要讲效率,又要花适当的时间,太多了,会影响其他内容,太少了,达不到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从提高成语教学的教学效率入手,端正自己的态度,才会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地配合,详细洞察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成语;效率;教法
高中成语教学是广大师生一直在努力的一个部分,师生认为,这一部分太散,太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关键在于积累,另外,这一部分在试卷中所占比重不大,就三两分,因此,教师也不在这一点上下太大的功夫,不管是平时,还是最后的总复习,这一部分也就是点到为止,教师不会在一部分花太多时间,否则等于做无用功。不能说积累成语不是个好办法,也不能说花的时间少就一定不对,关键在于,成语教学要得法,既要讲效率,又要花适当的时间,太多了,会影响其他内容,太少了,达不到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从提高成语教学的教学效率入手,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
一、 摆正观点,调整教学思路
教师对成语的态度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否。教师要正确对待成语教学,不能把这两三分看做可得可不得,俗话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份出色的高考语文试卷也是一分一分的积累而成。教师应该端正自己对这几分的态度,认真的对待,也只有教师认真对待了,学生才会受到好的影响,端正自己的态度,才会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地配合。否则教师唱独角戏是避免不了的。
端正态度之后,就是教学思路问题了。成语教学旧的教学思路是零打碎敲,遇见一个说一个,到了最后的复习阶段,就只从应用和字形角度去做题。教师也只从一些简单的规律入手,教学生怎么运用。其实,究其本质而言,有些功利,学生在紧锣密鼓的做题讲题过程中,看见成语题就头疼,觉得有那么多成语,如天上的星星的一样繁多,自己什么时候会觉得复习完或大部分就掌握住了呢?这样一来,学生们从内心里感觉没底,多掌握一个和少掌握一个,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因此,教师在成语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以简单做题的形式来强化成语教学,要打开思路,集娱乐和点睛教学为一体,适当做题,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触类旁通。用活动提升成语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和领悟成语的相关内涵和用法。
二、详细洞察教学中的问题
(一)把成语归入词语忽略了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教学和考纲中,成语往往被归入词语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单位,成语也是构成语言的单位。但词语含义相对单纯,成语内涵丰富。极少的文字中可能蕴含着历史典故、古代文化常识、文言知识等。也许,简单的词语只要碰到过,学生就会运用,但成语并非如此。因而,作为语言素材的词语只需积累,而作为文化组成的成语不能只是积累。把成语归入词语中本就忽略了教学的必要性。
(二)积累词语忽略了成语学习的难度
我们会发现,即便你知道字典中的解释仍然不会运用成语,不能判断运用的正误。如“天马行空”一词,字典解释为“比喻才华横溢,气势豪放,不受约束。”但学生仍然无法辨识“从那时起你,她开始把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缝进一个个小布艺里,开始享受创作的过程。
三、 教学方法的调整
教学得调整,首先要利用网络优势,将成语的类别、成语的出处、运用策略系统的慢慢渗透。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语若只局限于文字形式,形式未免过于单调,若引进音像形式,成语立刻会变得生动起来。为此,我将成语分好类,例如,神话类,历史类,古代典故类、文学类等,我每一类都选择有代表性的视频给他们播放,学生们一下子变得活跃多了。当讲到精卫填海的成语故事时,美丽的动画片让学生深深的投入了进去。 为了增强趣味性,我举行了成语接龙的游戏,我写在黑板上一个成语,由学生走马灯一样的去写上下一个成语,连不上来的就罚唱歌一首。写了错别字的就发讲故事。学生们真是开心,每个同学瞪大了眼睛开着写的同学是不是出错。一错了,马上就大声指出来,错了的同学满脸通红,心甘情愿的唱歌一首。
总之,在以上的基础上,再辅以类型题的训练,这样积累、理解、训练全方位的展开,高中成语教学的教学效率逐渐提高了,学生开始喜欢成语,教师也很有成就感。在教学测试中,这一部分的得分率明显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