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速读·中旬


  摘 要:生活自理能力是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正如“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要从幼儿园开始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显示2-4岁是幼儿生活自己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孩子有好动手好模仿的特性,这个时候加以培养很容易取得成效。由于大部分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心目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在大中小学我们总是会听到寄宿的孩子把换洗的衣服鞋子袜子带回家给家长洗,挑食的现象严重,大学生衣物随处放等等情况,都是幼儿期没有重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带来的恶果。很多家长从小只重视对幼儿的智力投资,忽视了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认为自理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自然就学会了,只要学习成绩好考个好学校其他的都可以我们来帮着做。当幼儿遇到需要自己动手的情况时,家长们更多的不是教会幼儿怎么去自己独立完成而是替孩子们完成,比如水果洗好,饭盛好等等。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刚入园的幼儿不会正确使用筷子勺子,洗手变成了玩水或者简单在水龙头下面冲一下。入园之前,家长也没有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入厕训练,大部分幼儿不能独立入厕。幼儿多穿不系鞋带的鞋子或者鞋子分不清左右脚。
  针对上面的种种情况如果不加以重视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家长的娇惯让孩子认为只要哭一哭闹闹小脾气就会有人来帮着做他不想自己去独立完成的事情,因此孩子选择了等待,等待爷爷奶奶给自己穿鞋子,拿水果,整理书包等等,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纵容孩子实质上是让孩子选择了逃避责任的一种方式。有的家长则是心疼孩子,认为孩子学习非常的辛苦,舍不得孩子亲力亲为由此一一代办,成了孩子的“奴隶”“保姆”,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开发。针对这类现象我园开展了如“我能行”、“我长大了”、“我是爷爷奶奶的好帮手”、“我爱自己动手”等各种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和知识竞赛,激发幼儿的上进心,鼓励幼儿说出今天自己都独立完成了哪些事情,帮助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我班的玲玲同学第一个举起小手说“我今天自己穿好了鞋子”,萌萌说“我会自己挤牙膏刷牙了”。同时让幼儿在一些儿歌故事中得到感染逐步形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惊奇的发现原来我的宝宝这么能干,她能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书包了,还能帮爷爷奶奶按摩了。
  二、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
  我园老师把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技巧编成儿歌或者顺口溜。比如洗手歌,自来水,清又清,小朋友,讲卫生,伸出小手洗一洗,看谁洗得最干净。绑鞋带的有兔子长出大耳朵,绕过树,跳进洞里,拉紧。孩子们通过读记这些顺口好玩的儿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自理能力技能的难点,还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在生活区域角练习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方。我园的生活区域角准备了种类多样的材料,如衣服让幼儿练习扣扣子拉拉链,勺子筷子让幼儿学习正确握勺子拿筷子的方法,通过类似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大脑得到开发,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练习。让幼儿克服困难,努力达成目标。从小磨砺幼儿的意志。
  角色游戏练习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角色扮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如爷爷奶奶带小明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老鹰捉小鸡时小鸡要紧紧的跟在鸡妈妈的身后不能到处乱跑。
  因材施教差异化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要区别对待,教师要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态来对待,要有耐心不能责骂或者强求,对于幼儿小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增加自信做的更好,同时可以树立一个小榜样,比如王晓晓的鞋带绑的好,午睡起床后,就可以号召大家一起学习王晓晓是怎么绑鞋带的,小朋友接着自己练习起来了。
  自理能力的培养不能揠苗助长,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比如教导幼儿学习自己穿衣服,首先要从最简单的开衫穿起,然后再逐步引导穿好裤子,袜子鞋子。不能要求幼儿一步登天,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要耐心的帮助给予幼儿安慰和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比如李老师会说“文文同学会自己绑鞋带了,不过稍微有点松,你看你走几步鞋带就松掉了,这会让你在游戏时不小心绑到,你再来一遍,一定会绑的更好的。”
  三、借力家园合作形成互动
  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家长首先要端正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是幼儿形成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我园借家长会,儿童节文艺表演等机会,加强家园配合。让家长多放手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形成5+2=0(在学校五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又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要转变家长观念,找到契机抓住机会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可以问,文文你今天可以自己穿衣服,自己绑鞋带了么。同时让家长每天抽出时间来观察督促幼儿,早晚吃饭,整理书包等是否都能独立完成,让家长们明白养成好习惯,将有益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艰巨繁琐的任务,它没有一沉不变的模式可以查找,需要老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实践中不段摸索总结,加强交流,分享彼此的有益经验。幼儿尽管小但需要更多的空间来锻炼,在教师言传身教家园结合的情况下,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