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00名2020级外科手术学学员纳入本次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学员均展开3个月的教学研究,在此期间将传统教学法应用到A组,将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应用到B组,并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B组学员阶段考核总成绩(93.71±6.28分)高于A组的(82.34±5.79分),考核成绩合格率98.00%高于A组的82.00%,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98.00%高于A组86.00%,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践、沟通交流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96.00%、94.00%、98.00%、94.00%均高于A组的84.00%、80.00%、82.00%、78.00%,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外科手术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助学员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同时还有有利于其思维判断及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其逐渐成为满足时代所需的综合能力较强的医疗事业后备力量,为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添砖加瓦,并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关键词:微课;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外科手术学;教学应用;学习能力;考核成绩
外科手术学作为外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是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改善预后质量的关键学科。然而现阶段针对外科手术学人才的培养方式较为传统与单一,导致教学质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临床需求,因此如何提升外科手术学教学质量也成为了现阶段的研究重点。而启发式案例教学法作为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过渡的桥梁,其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随着教学理念的进步与发展,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外科手术学的教学中,并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建立高效课堂有着积极的意义[1]。而本次主要就在微课下展开启发式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以期待提升我院外科手术学学员专科能力。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100名2020级外科手术学学员纳入本次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A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19-20岁,均值(19.71±0.66)岁。B组男女比例30:20,年龄18-20岁,均值(19.84±0.73)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学员入组后以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主要是根据学员详情以及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案,然后借助板书、多媒体等媒介展开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教学。
B组学员入组后在微课下展开启发式案例教学,具体过程包括:(1)参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案,以及选择临床经典案例制作相应的视频课件,同时在课件中标明教学重难点;以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可重复性和生动性,并提升学员学习积极性;(2)课前预习,课前将微课视频课件上传到教学平台,使学员可以预先了解学习内容,并展开课前预习,同时提出相应问题要求学员课前进行自行解决;并将自主学习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总结以及做出反馈,以使老师了解到学员在相关知识学习中的不足,并进行微课课件的调整以及相关问题的重点讲解;(3)理论教学,提出相应问题并带领学生共同观看微课课件,将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并在小组讨论及论证问题答案的正确性,最后选择各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并于老师进行最终论证总结,以纠正问题答案并点明学生解决问题的不足之处,同时引导学生对问题答案的正确性进行思考;(4)操作教学,带领学员观看外科手术经典病例操作流程影像,并提出注意事项及操作重点;然后选择学员完成操作模拟教学,并由其他学员进行纠错,找出操作中的错误点并将其更正,以加深学员印象,从而提升操作能力;(5)课后复习,将教学课件上传至学习平台,使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经过手机或电脑进行复习,以巩固其知识掌握情况;并设计沟通交流板块,老师和学员之间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以使学员对外科手术学知识有更深的认知与了解,从而全面提升其知识掌握度,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并缓解师生间的紧张关系,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1.3 指标观察
将两组以下指标进行观察对比:(1)阶段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共计100分;(2)考核成绩合格率,总成绩〈75分为不合格,≥75分为合格;(3)以我院自制学习能力评估量表评估学员学习能力提升情况,包括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践、沟通交流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4)以我院自制教学模式满意度量表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估,其中满意8-10分,基本满意5-7分,不满意0-4分,(满意+基本满意)÷50×100=总满意度[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学员阶段考核成绩
B组学员阶段考核成绩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学员考核成绩合格率
B组学员考核成绩合格率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对比两组学员学习能力提升情况
B组学员学习能力提升情况均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对比两组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B组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讨论
外科手术学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的临床学科,需着重培养学员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才可以确保其成为临床需求的专业人才。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太过于古板与单一,在理论与操作知识学习过程中,部分学员因为理解能力而导致对知识点不能完全掌握,致使其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不能促进其专科能力的有效提升[3]。因此,改变教学理念也成为了医学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启发式案例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模式,其结合了案例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理论,可以通过分享临床病例,然后提出相应问题,并鼓励学员之间展开小组学习与讨论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思维能力,并培养学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学习中,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老师为核心的现象,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微”字频频出现在各种行业,各种领域中。“微”字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与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在改变着整个社会。微信的出现取代了以往打电话与写信的联系方式,也取代了对收款、付款的方式。微博取代了从电视观看新闻,以及从阅读报纸中得到信息的方式。微电影也改变了观影模式。所以“微”字在不知不觉的影响了生活。而在“微时代”中教育领域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教学方式也从传统教学中慢慢地转型到微课,并让学生喜欢并爱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同时更加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与学习积极性。
而将微课应用到外科手术学启发式案例教学中,通过二者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该模式其可以为学员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增加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前针对每一堂课内容进行系统分类,把知识点与相关病例进行关联,并在备课时制作好新颖正确的提纲,同时制作内容新颖、简洁、易懂的微课课件,并标记重难点以及提出相应问题,使学员可以带着问题观看微课,进而激发其对问题的思考,使其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解,并了解在相关知识点中的认知不足,以便于课堂系统教学时进行重点学习[4]。课中老师要及时地与学员进行互动,以及鼓励学员之间的互动,不要一味地观看微课与分析病例,这样也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互动的同时注意对知识点的带入与引导,时刻注意学员对教学的态度,以便于以后改进教学中所做的不足之处,为学员提供更好的教学。课后总结学员的学习效果,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将所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细致归类,并完善教学课件同时上传至学习平台,便于学员课后复习。
本次通过将微课下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结果显示B组学员的阶段考核成绩、考核合格率、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A组学员,且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该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适用于外科手术学学员的教学,其不仅能完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还可以起到提升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并思维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养成,为其日后投身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微课技术下对外科手术学学员展开启发式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其学习成绩,激发思维,同时还有利于其良好学习能力的养成,使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思想转变,为其成为时代所需的外科手术专科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值得被广泛应用与推广到现阶段的外科手术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王大巍,张晓梅,苗静,等.基于微课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6):53-55.
[2]李建忠,吴海平,李明,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9,42(2):99-100.
[3]谢明征,李昱,许英,等.微课在中西医结合本科生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9,27(6):1071-1074.
[4]徐锡明,孙凯强,张尧,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清创术课程为例[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1):11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