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谈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摘要:从当前来看,幼儿园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协调关系,仍然是社会中的重点关注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石,幼儿教育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由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共同组成,并且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关系。本文旨在能够提出协调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关系的措施,为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而努力。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家庭教育
引言:
针对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基本现状,如何高效地利用存在的优势,开展好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沟通,是推进幼儿教育高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将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效地结合,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相互理解并积极沟通合作,才能为幼儿教育提供一个更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幼儿得到真正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一、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幼儿园学前教育
教育主体为学龄前幼儿的幼儿园,作为开展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也属于学校的教育体系。幼儿园受国家教育部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根据国家下达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结合社会的需求,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工作。作为专攻幼儿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教育机构,幼儿园学前教育有着其系统性、整体性、计划性等特点,在幼儿的成长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幼儿园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1]。幼儿园的教师则需要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内容,并注重如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个性、学习兴趣等的培养。
2.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家庭的教育贯穿和伴随人的一生,与每个人的成长都密不可分,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主要指父母在家庭互动时无形中对孩子产生的教育影响,通常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影响。幼儿阶段时期的家庭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受空间、时间等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较小,并且父母作为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人,更容易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有机会依据幼儿平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教育的内容,以及选择更适合于自己孩子的巩固知识的方式。其次来说,幼儿的家庭环境一般比较稳定,不会有太大变化,家长作为教育的主体始终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时通常并不需要适应期,所以与幼儿园学前教育相对比,家庭教育更能够因材施教,让幼儿在熟悉稳定的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当前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及其必要性
1.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性
从幼儿的家庭教育现状来说,家长通常对幼儿文化水平的期望值很高,在其较小的年龄早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又由于当前社会职业竞争激烈,家长容易因对孩子职业方面期望值过高,而过分焦虑,实施一些不切实际的“鸡娃”做法。这些做法不仅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轻视了其主观意愿,妨碍其全面发展。将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者进行对比,很容易就能发现∶幼儿园学前教育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加有组织性、系统性的教育方案,不同于家长执着于孩子文化成绩的家庭教育,幼儿园学前教育更加注重于幼儿能否健康的身心成长,并以幼儿为中心的方式开展幼儿学前教育的工作,幼儿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教育观念普遍存在差异性[2]。例如∶幼儿园往往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安排学习难度和进度,主张在游戏中快乐自然地学习,这与家长希望幼儿能在幼儿园中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冲突,进而影响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两者教育途径的有效结合。
2.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很多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幼儿园学前教育作为目的性、科学性和计划性极强的学校教育,能够为幼儿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教育理念,从而有效避免家庭教育的走偏。并且幼儿园学前教育想要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就必须得到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配合。
三、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有效路径
1.加强对幼儿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性的宣传
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完成幼儿教育的,只有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正在开展的活动,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够激发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和关注。家长能够根据幼儿园教育科学、高效的计划,对家庭教育的日常规划进行调整,使家庭教育不脱节,能够于幼儿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例如∶召开家长会议、展开家访、开办幼儿园信息专栏、创建幼儿园热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等。
2.举办家长和幼儿能共同参与的活动
幼儿园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家长能够亲身参与到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来,能够直接有效地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的实际发展情况。例如:组织开展一些有技巧性且人员参与度比较高的亲子游戏,举办亲子运动会,开展家庭知识竞赛,组织家庭创意大赛等等。这些家庭联谊活动不仅能为家长和幼儿搭建情感交流的桥梁,更能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3]。
3.重视促进家园合作的家访
幼儿教师主动地去展开家访活动,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可以拉近家长和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的距离,同时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向家长提出科学有效的育儿建议,能够高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只有幼儿园教师和父母多多沟通交流,彼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计划才能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最大的效果。幼儿教师定期展开的家访,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孩子的正确思想,给予家长向幼儿园教师了解科学育儿的经验和方法的机会,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这部分经历,有选择地学习可借鉴的部分,然后将其运用到幼儿园的实际建设中[4]。
四、结束语
幼儿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引导,所以要想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效率,必须将幼儿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效地结合。在家长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尽可能多的将一些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转述给家长。同时家长在做好自己家庭教育的基础工作外,还需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开展工作。只有将幼儿园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优势进行有效地结合,幼儿才能最大程度上从教育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陈均.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实现有效互补的策略探析[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1):191-193.
[2]王倩. 幼儿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J]. 家长,2020,(26):40-41.
[3]孟婷婷.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重要性探究[J]. 家长,2020,(21):175-176.
[4]程鸿芳. 浅谈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J]. 家长,2019,(35):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