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阅读是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提升综合素质、增长见识、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及社会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阅读量下降、阅读功利化、浅阅读等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大学生阅读的发展,分析当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现状,提出促进大学生阅读的策略,有利于大学生回归理性阅读,发挥阅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阅读习惯;阅读方式;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的,通过全面阅读,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文化强国建设,对个人而言,通过阅读能够增强人的文化修养,通过阅读净化心灵,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质量、阅读量等方面的问题不利阅读应有作用的发挥,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对祖国未来建设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提出针对性的策略,有助于改善大学生阅读现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1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电子阅读的比重不断增加,新媒体技术使阅读方式从“深阅读”向“浅阅读”转变,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发放调查问卷85份,有效收回85份,其中男生22人,女生63人,对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调研,在调查大学生对阅读的态度上,有49人认为应博览群书,提高文化素养,有32人认为在精通专业基础上,读部分经典图书,有2人认为只读有价值的图书,有2人认为读不读影响都不大,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阅读的重要性普遍比较认同,在阅读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有不同的观点。在课外阅读频率调查上,每天保持阅读的有15人,每周三次以上的有11人,每周一到两次的有41人,基本不看的有18人,每周一到两次较为普遍,占比达48.24%%,基本不看的学生也比较多,占比21.18%,由此可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频率有待提升。在平均每次花费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上,两个小时左右的有16人,一个小时左右的有38人,半个小时的有31人,主要集中在一个小时左右及半个小时,大学生花费在课外书籍上的时间较少。在平均每个月会阅读多少课外书上,少于一本和1-2本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比43.53%,45.88%。在是否主动阅读的调查上主动阅读的有58人,占比68.24%。在你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调查上,小说类选择有54人,综合性书籍有36人,娱乐休闲类有48人,专业教辅类实用性书籍选择有56人。在课外阅读的目的上,备考和学习的有53人,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的有65人,满足兴趣爱好的有63人,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的有50人。在阅读途径的选择上,选择图书馆借阅的有18人,自己购买的有17人,向别人借阅的有7人,通过网络阅读的有43人。
2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2.1阅读目的、阅读方式及阅读渠道方面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阅读问题中阅读功利化现象较为普遍,通过问卷调查结果也能看出这一点,考试、教辅类的阅读选择人数较多,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阅读,是为了学业、考证等方面,以阅读陶冶自我,净化心灵等方面的选择较少。互联网的普及,阅读逐渐向“浅阅读”、“泛阅读”转变,大学生正是这一变化的主要群体,这种个阅读方式,停留在知识的浅层次,很难在理解性阅读和探索性阅读发展。
2.2大学生阅读时间较短,缺乏阅读环境
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上,通过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在一个小时左右及半个小时,大学生花费在课外书籍上的时间较少。这跟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大学生的可自主支配时间较多,很多学生将时间用在了网络及休闲娱乐方面,阅读时间较少。另外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阅读,使阅读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快速便捷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容易产生浮躁感,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不利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2.3学生学习生活压力大,阅读缺乏科学引导
当前大学生的课业和生活压力较大,在阅读选择上,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较少,长此以往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有限,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阅读时代,学生虽然阅读途径变多,信息繁杂,阅读的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阅读质量也难以保障。大学生阅读缺乏科学引导,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馆,通过分享阅读经验,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
3提升大学生阅读的策略
3.1搭建大学生阅读交流平台
书香校园的构建需要有阅读平台的支持,通过在大学校园内各处设立自动存取书目的阅读小厅。大学生通过刷阅读卡来存取书目自行阅读的方式,设置不同类别且独特的阅读厅,特色可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放置符合不同人的阅读喜好且较畅销或实用的书籍。这样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3.2重视科学引导,完善校园阅读组织建设
大学生主要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就是在校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重视大学生阅读的科学引导工作,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完善校园阅读组织建设,不断丰富图书种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人文环境。
3.3顺应阅读习惯变化,重视数字资源建设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阅读习惯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作为高校要顺应时代变化,重视数字资源建设,不断拓展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同时要结合学校特点进行电子资源建设,强化电子资源的审核力度,确保学生阅读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的阅读误导。
参考文献
[1]张凤娟.数字化阅读对大学生有效学习影响研究[J].科技风,2021(33):184-186.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133061.
[2]张长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采写编,2021(11):191-192.
[3]孙淑梅.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英语阅读习惯培养策略[J].黑龙江科学,2021,12(21):132-133.
[4]李双妤.全民阅读背景下大学生双导师制阅读指导模式研究[J].文化产业,2021(29):20-22.
[5]李双妤.全民阅读背景下大学生双导师制阅读指导模式研究[J].文化产业,2021(29):20-22.
[6]秀梅,辛红梅,聂堂政.论大学生广泛阅读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9):154-155.
[7]姚咏红.基于大学生数字阅读习惯的阅读推广模式构建[J].大学,2021(39):5-7.
[8]秀梅,辛红梅,聂堂政.论大学生广泛阅读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9):154-155.
备注:姜石剑均为第二作者兼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