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运营模式探讨
摘要:昆明机场旅客捷运系统是国内首次采用应用于机场、ATO自动驾驶的储能式有轨电车。根据机场旅客分布情况及旅客流程,合理的运营组织模式能够为旅客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本文以昆明机场为例,介绍机场捷运系统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其它机场捷运运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场捷运;运营组织;高效
一、昆明机场及S1卫星厅概况
近年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快速发展,2016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万人次,已超过现T1航站楼的设计容量3800万人次,为满足机场航空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迫切需求,推进民航强省建设,加快全身经济社会发展,昆明机场于2017年启动S1卫星厅建设,功能定位为服务于纯国内旅客的空侧卫星厅,空侧处理能力满足15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要求。
二、旅客捷运系统简介
T1航站楼与S1卫星厅之间,通过旅客捷运系统输送空侧旅客。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于2021年7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是国内首次采用应用于机场、ATO自动驾驶的储能式有轨电车。
昆明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线路全长1.88km,共5列有轨电车,每列7组车厢编组,最高时速70公里,满员载客500人。设置T1航站楼前站、T1航站楼后站、S1卫星厅站3座车站,在卫星厅S1之前设置车辆检修基地一处,检修基地设置了停车列检库及检修库。全线为无触网供电方式,供电制式采用超级电容储能的方式。线路独立路权,列车运行采用CBTC信号控制系统下的ATO自动驾驶模式。
三、昆明机场捷运特点
1.自动驾驶:列车是国内首个基于ATO自动驾驶技术的七模块浮车型有轨电车,既节省人力资源、减少操作失误,又能提高运行效率,可满足机场全天候运行需求。
2.续航里程翻倍:列车采用的60000F高能量型储能电容是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储能电容单体,三组电容最多可以储存80度电量。车辆进站和出站的同时,利用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即可充满电,一次充电可运行5km以上。
3.绿色环保:列车采用纯超级电容作为动力源,在制动过程中回收能量利用率达到80%,达到绿色节能的双重目标,载客工况下列车行驶1公里仅耗电4度。
4.人性化设计:针对机场旅客的个性化需求,整车采用独立车轮转向架实现100%低地板设计;客室内不设置纵向斜坡或台阶,拥有开阔的乘客站立区,设置了行李架,方便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车内采用大面积侧窗玻璃、宽幅灯带照明,通透开阔、宽敞明亮,具有良好的舒适性,提升乘坐体验。
四、行车及客运组织
1.行车组织
昆明机场旅客捷运系统目前采用21小时全流程保障方式,运营时段为04:30至次日01:30,行车间隔约5分钟,T1航站楼前站至S1卫星厅站的运行时间为5分37秒,S1卫星厅站至T1航站楼前站的运行时间为4分37秒。车辆采用“3用1备1修”的模式,日常行车采用T1航站楼前站至S1卫星厅站大交路方式运行,在线路两端终点站(T1航站楼前站、S1卫星厅站)进行折返,为全线提供输运服务。
2.客运组织
(1)T1航站楼前站
T1航站楼前站作为旅客捷运系统的始发站,出港旅客通过F3层值机、安检后乘坐捷运系统到达S1卫星厅站,到港旅客在S1卫星厅乘坐捷运系统至T1航站楼前站走到达流程。捷运系统在T1前站为单线,通过先开到达侧车门,清客完毕后再开出侧车门的方式,将进出港旅客分隔,避免造成混流的情况。
(2)T1航站楼后站
T1航站楼后站作为旅客捷运系统的中间站,S1卫星厅到港旅客无托运行李中转T1航站楼在此站下车,前往F2层中转柜台办理中转手续。T1航站楼后中心中转S1卫星厅旅客在此站上车,乘坐捷运系统前往S1卫星厅站。
(3)S1卫星厅站
S1卫星厅站采用一岛两侧式站台,两侧站台输运出发旅客,中间岛式站台输运到达旅客,侧式站台互为备用,当线路、设备或列车因故障降效运行时,采用S1卫星厅站前折返,备用站台投入使用,可以降低故障带来的影响,持续做好旅客的保障运输工作。
五、展望与思考
1.提前规划合理设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国际机场都开始了二期、三期的规划和扩容改建工程,旅客捷运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航站楼或卫星厅相对独立,在规划层面能够先行考虑,就能在工程阶段增加合理性和可行性。昆明机场旅客捷运系统属于航站区改扩建工程配套工程,利用既有汽车通道进行改造,由于前期土建未作预留,则需要进行大量的改造,而且在车辆选型、线路条件、客运组织等方面存在制约。目前昆明机场T2航站楼处于前期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既有线路条件,有利于后期合理规划。
2.捷运系统运营组织应注重与机场旅客流程的适应性
昆明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主要输送由卫星厅进出的国内旅客,但是由于涉及T1航站楼后站中转旅客上下客问题,需要多方面做好旅客引导工作,配合合理的标志标识及语音广播,充分发挥后站的意义,既给中转旅客提供便利也不给其它旅客造成误导。此外,机场捷运要根据客流的特性来组织运输,到港航班旅客往往是集中的,合理组织运输模式,根据航班信息动态调整行车组织,最大程度利用好现有条件资源,提供给旅客最为便捷舒适的乘坐体验,也是需要持续关注研究的。
3.捷运系统应注重考虑运营期的养护维修影响
昆明机场旅客捷运系统虽然设计为24小时运营线路,如系统需维护和检修,需中断运营安排天窗时间用于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鉴于昆明机场旅客捷运系统设备特点,未采取每日24小时运营,远期设计需预留运营期设备养护条件,满足机场全天候运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沛,刘武君.机场旅客捷运系统规划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9.
[2]MH/T 5104—2006— 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机场服务质量 [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