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我国动物医学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路径探讨

中建知仓
河源市源城区农业产业事务中心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促使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动物医学变得愈加重要,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过去不同的是,对当今动物医学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较专业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在未来,中国对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看法:教学、科研和工业领域发展、管理、执法和技术服务等。目前,我国动物医学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学科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时,要求我们跟上时代发展潮流,转变自身思想,适时创新,满足社会对动物医学人才新的需求,从而为动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动物医学领域;现状;发展路径;探讨

动物医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兽医学,其课程有以下几种:生物解剖学、生物遗传学、动物病理学、生理学、动物药理学以及动物内外科学[1]。动物医学的独特性在于,种类多,内容繁杂,在不用种类中,其差异很大。本文从我国动物医学领域的现状出发,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发展措施,旨促进我国动物医学领域的长远持久发展。

1我国动物医学领域发展的现状

1.1动物医学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狂犬病、禽流感、疯牛病属于上个世纪比较严重的疾病,SARS、HINI甲流、2019新冠肺炎病毒等在这个世纪又对人类产生了严重威胁,促使人们愈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外据统计,世界还存在已确诊的人畜共患病类型高达200多种,并且还有许多是尚未确认类型的[2]。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力度越来越大,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极大的减弱了地球村的地理隔离因素,造成人们面临的危机增强,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对于动物医学领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重视和研究,进行共同斗争,促使人类免疫能力提升,防止人畜共患病趋势,使得人类社会更加安全。

1.2动物医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生命科学得到较大发展和进步,孕育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催生了享誉全球的创新成果。在生命科学中,动物医学作为非常重要的部分,也需要向现代化转变,和传统的生物医学相比,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应有所差异,在时代的发展中体现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运用这些技术,促使动物医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突破学科技术的发展。

1.3 动物医学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宠物的种类和受欢迎程度也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动物的保护[3]。动物保护的加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促使人对 动物医学的需求越来越多,和人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2.我国动物医学领域面临的挑战

2.1科学地位的挑战

动物医学和人们的生活机密相连,我国公众和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动物医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因为地区不同,其风俗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地方动物医学地位不被重视。国内高校中,只有27所开设了兽医专业,并且都还未达到专业教育水平,授予的学位也只有兽医学位[4]。动物医学虽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直到本世纪初,我国才推出了新的兽医学学位,并且可以授予硕士、博士学位。上述问题都说明了我国尚未重视动物医学的科学地位,并且常常忽视其专业知识,给该领域专业教师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造成了障碍。

2.2人才培养的挑战

各高校的动物医学都将培养学生成为动物医学的人才视为必然的责任,在社会中,所培养的动物医学人才也贡献巨大,然而尚未统一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改革开放前,兽医的服务对象仅限于畜牧业,领域狭窄。动物医学人才需求低,无法安置相应数量的岗位。这期间,大学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临床兽医。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取得一定成果,扩大了兽医学内涵,提升了其重要性,社会明显增加了对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动物医学人才满足更高的要求,学习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为此,我国各高校将兽医学改为了动物医学[5]。不少高校确立了“基础深厚、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我国目前尚未统一兽医资格,兽医人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此外,必须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改变了兽医学的内涵和意义,促使兽医专业拓展到更广阔的动物医学领域,提出了“基础深厚、、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强”的培养目标。当前,我国尚未深入认识兽医人才,尚未统一人才教育的标准,有碍于提升人才教育质量。另外,在专业知识上我国动物医学人才具有一定的培养效果,然而比较欠缺的是分析能力、综合判断、概括能力等素质方面,并且绝大部分人才仅限于学习理论伦理知识,未将理论用于实践,不具备科学探究的理念,视野狭隘,可以做兽医的日常工作,无法继续对动物医学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6]。

3.发展路径

3.1向人才市场化转变

当前,社会经济呈高速发展,很多资源是通过市场配置实现的,人也也是。因此,树立人才市场化的观念有着积极意义。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要以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基础,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是止步不前或者沿用旧的方式。但是,培养人才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因此要提起制定人才发展目标。

3.2改革专业设置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动物医学专业中只开设了兽医专业。但是,由于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和进步,促使社会分工发生变化,不断扩大和丰富了动物医学内涵,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和技也是存在差异的,目前动物医学无法满足这些差异化的需求。例如,产业研发人员应具有广泛的先进分子生物学背景,具备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制品研发的专业知识,具备先进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管理和营销技能。管理和执法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执法程序和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相关国家兽医法律和发展趋势[7]。技术服务人员要求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操作能力强、疾病诊断能力强。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在现有的专业框架内,很难同时培养这三类人才。因此,我们应该改变现有的专业设置框架。为满足我国兽药及生物制品企业对动物医学行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在较高院校开设四年制兽医工程与医学管理专业。

3.3进行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但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动物医学人才培训质量。加强动物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让教师积极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其理解。另外,要使得教师临床诊断水平有所提升,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善。激励教师平时多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扩大自己的视野。兼职教师可以聘请相关部门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动物医学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另外,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课堂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自主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重视动物医学的发展,积极学习西方国家动物医学领域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对于我们自身的传统动物医学,要有选择性的进行沿用,跟上时代的步伐,结合时代的需要,发展呈具有我国特色的实验动物医学。改革人才教育教学模式,使动物医学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让中国动物医学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为动物医学发展、医药原料药的研发、我国的科研事业、人民的健康福祉贡献出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亚青, 段克柔, 朱其志,等.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党建育人路径探析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3(14):3.

[2]梁蓉, 龙梦晴, 陈宇科.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研究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26(4):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