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艺术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摘要:民间艺术是否能够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课程中,重要意义在于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及实用价值。选取优秀适宜的民间艺术内容逐步渗透到幼儿日常活动课程中,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银座幼教“十三五”的科研课题《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艺术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就是在探索如何将民间艺术和幼儿园的艺术课程进行融合与应用,以一种包容开放、活泼有趣、尊重平等的方式与幼儿产生链接,使这个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体验和创造。
关键词:民间艺术;教育价值;教育融合
一、民间艺术的教育价值
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新时代的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基于以上对幼儿培养目标的思考,就必须要对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而民间艺术是典型的代表。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相适宜的民间艺术课题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举措。
此外,民间艺术很大程度上还有着独特的魅力。尤其能对人们的精神文化层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经研究,它对人们在情感表达、智力潜能、品德培养、审美认知等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生动有趣的生活方式。
民间艺术的领域涉及很多方面,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美术和戏曲等多种形式。它源于民间,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浓缩。在新时代幼儿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教育价值,与幼儿的生活成长息息相关。不但能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还能提升他们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和体验等,对幼儿的良好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
二、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程的价值
(一)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具有社会与个人价值
孩子是文化的种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随着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幼儿园开展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文化,充分认知与体验、操作与实施,保护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在独特的丰富节日情境中,珍视自己的文化,浸润并深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培育并发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
(二)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艺术课程弥补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民间艺术有着地域性很强的特点,每个民族背景下都渗透着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因此我们会对民间艺术的内容进行筛选,挖掘教育价值,将适宜的内容与幼儿园课程进行融入实践,体现出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实用性和教育价值。
三、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索
(一)从幼儿发展的角度
研究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提升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和体验,传承传价文化,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民间艺术的领域涉及多个方面,我们重点选取了“民间手工艺”“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游戏”这三种艺术体验形式,在幼儿园的园本艺术课程和活动中进行融合实践和研究,扩大幼儿的眼界,融入各种情感和审美元素的艺术,让她们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
(二)从提升特色课程质量的角度
研究传统文化中适宜于幼儿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幼儿园特色课程资源,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
实践离不开幼儿的生活。浸润民间艺术文化,以“民间艺术进课堂”为抓手,在幼儿园常态下的园本艺术课程和活动中进行融合实践和研究,探究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艺术教育融合的内容形式,积累素材,生成幼儿园艺术特色课程,开发了“民间艺术资源包”。
(三)借助民间艺术的研究,丰富教师民俗文化教育知识和技能,促进艺术教育观念,以研究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促进教师和幼儿的专业发展
实施过程中重点研究教师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态度和认知,探索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从教师研究学习的角度人手,观察孩子,善于反思,通过教学笔记夯实研究痕迹,通过组织实践各项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从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
四、整合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将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节日活动相结合,借助于元且联欢会、六一节、中秋节、亲子游园日、主题区城活动、国庆节、早操展示、园庆演出、游园会、民族文化进社区等各种节日和契机,展开丰富多彩、形课题研究论式别样的民间艺术活动。挖掘民间艺术的珍贵价值,让文化植根于幼儿的艺术教育中。
五、注重教师培训,教学方法灵活创新
传承民族文化体验民间艺术,给予孩子们文化熏陶的同时,师幼艺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师资提升从培训人手,围绕“民间艺术”定期新展系列的主题培训活动,全面深入学习民间艺术文化,挖掘艺术表现形式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此来研究教师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态度和认知,同时探索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
教师在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指导,幼儿对民间艺术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审美反应,帮助他们掌握怎么样认知和感受民间艺术的精髓,是培养幼儿审美感和认知能力的关键。教学内容的选材上,以灵活多样富有乐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幼儿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发挥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幼儿的培养我们遵循孩子的年龄、能力特点,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针对他们的兴趣将民间艺术有机的设置在课程中,从而得到教学双赢的目的。
民间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它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欣赏它就是感受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我们将幼儿园艺术课程题人民间艺术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于身,未来再接再厉,将更为广泛的多元化民间艺术文化传递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努力培养孩子成为烙有中国印记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刘彦婷.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民间工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施[J]早期教育(教科研),2016(5):1
[2]张斌.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8(2).
[3]张君.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活动的探究[J]学前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