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技术应用与提升民航安检效能分析
摘要:在中国民航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旅客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与基础,民航安全检查的效能提升成为众多旅客以及航空公司本身关注的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于更高的安检要求,中国民航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安检新技术与新设备,以便实现更精准、快速且自动的安检目标,为旅客出行安全与便利提供更扎实的保障。本文在深入探究民航安检新技术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新技术新设备在民航安检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以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新技术对于提升民航安检效能的难点以及有效推广策略,以期在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智慧安检目标实现。
关键词:新技术应用;民航安检效能;提升策略
面对日趋严峻的安全形势,提升安检效能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原有民航安检模式已经无法切实满足现代民航发展的需求。尤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航需要着手全方位打造一个立体的安检智慧平台,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安检岗位的全面覆盖,才能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引进、研发、创新是重中之重。打造智慧安检是当前民航确保安检高效、有序运行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民航安检新技术应用的需求
(一)运力发展迅速带来的压力严峻
民航运输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支柱型产业,近两年,民航运输业实现了蓬勃发展。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全国机场起降架次已经突破1000万架次,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000万。类似高强度、高密度、高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切实对安检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航必须从根本上突破技术瓶颈,争取研发出更多先进的技术应用在安检工作当中,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确保安全检查质量,以促进各方的协同运行。
(二)运行环境复杂造成的能力饱和
安检作为民航空防安全的重要守护者首当其冲地在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复杂且多变的安全形势,民航面临的安全风险日渐突出。然而,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随着客流量的逐渐增多,民航安检工作对新技术的诉求变得更加强烈。但是对于大部分民航来讲他们的技术研发能力正处于瓶颈时期且相对饱和。新技术研发与引进需要依赖强大的中国智慧。随着设备日趋老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推行应用已经成为民航安检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产业绿色发展提出的迫切需求
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当前,日益增长的旅客数量与运行效率较低的安检技术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因此,民航安检部门如何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飞行安全、加快安检工作效率、提高安检服务效能是对安检技术绿色升级与能力提升提出的更迫切的要求。
二、安检通行效率对航班正常的影响
安全检查应遵守“灵活、快速”的原则,一方面需确保航班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还要照顾乘客的情绪,尽量让他们没有压力。安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检测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它需要依靠尖端技术以及大量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提高安检效率能够给乘客留下良好印象,让他们的出行更便捷。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可以大幅度减少乘客的排队等待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安全级别,有利于整体提高乘客对民航的满意度,给他们留下不错印象。当前,部分民航安检程序主要依靠扫描仪和安全人员扫描完成。有时候需要乘客脱鞋检查,有时候需要他们从行李箱中主动拿出液体或者不符合规定的物品。安检效能提升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简化某些步骤的同时让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同时还需保证机场安全,这对机场的平稳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三、提升民航安检效能新技术新设备分析
(一)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与设备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是迄今为止在全球安防领域内非常先进的技术之一,从2007年开始,很多国家就已经将其应用到了民用机场旅客人体安检方面,如美国、英国、荷兰等。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在不接触人体的基础上可以快速且有效地检测出隐藏在人体上的各种物品,同时还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物品的形状、位置以及大小等。该技术的广泛推广与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安检效率,使安检工作取得了不小成效。近两年,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受到了国内民航局的关注,他们也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安检环节,继而在2017年8月选取了四个机场开始同步试点并且对其应用进行评估与反馈。2018年,民航局正式将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与相关设备纳入了中国民航安检设备清单,这一举措也寓意着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对赋能民航机场旅客安检效能提升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凸显。
(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设备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安全系数很高,也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安检技术,这种技术在银行或者军方的安全系统中尤为常见。虽然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民航安检系统中应用的案例不是很多,但是实验数据表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很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尤其对人员检测能够发挥出来更突出的作用,这与民航安检需求是比较相符的。在实际工作中,该技术主要依靠远红外线和紫外线探测器进行相关探测活动,之后将探测到的数据传输回来形成生物特征信息,最后由计算机对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这种技术有利于推动人机交互目标尽快实现,该技术切实为民航安检效能提升指明了方向。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专家致力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民航安检的应用研究方面,希望能顺利突破某些生物材料物品难以被检测出来的弊端,最终扩大民航安检的可检测范围,提高精确度。
(三)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和设备
随着智慧安检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乐观,更多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设备服务于智慧机场建设,同时为智慧安检系统的早日应用带来了更大机遇。物联网技术拥有先进的追踪功能,通过对网上物品的信息进行实时追踪,有利于乘客及时查询与了解运输行李与物品的信息,例如时间、位置等,同时也避免了行李中夹带危险物品情况的出现。通过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系统以及互联网的协同作用,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并获取更多人员的基本信息与物品信息,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虚假身份信息出现,这对提高安检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四)3D扫描安检新技术和设备
美国率先在安检方面应用了3D扫描安检技术与设备,尤其近两年,该项技术发展得越来越成熟。3D扫描安检技术与医院使用的CT扫描的原理类似。为了提高该项技术应用的便利性,研究人员研制出来了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3D扫描安检仪,这样大大提高了安检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传统的安检仪器有时候可能会遗漏某些危险物品,但是全新的3D扫描仪在功能以及性能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它几乎可以检测出全部的携带物品性质。同时,更神奇的是它还可以实现立体360扫描环视图视频成像,大大提高了安检的准确度。
四、新技术应用与提升民航安检效能分析—以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为例
(一)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及优势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主要依赖的是“毫米波”,其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遥感以及雷达领域,近年来,该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了民航安检领域。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当人体经过搭载毫米波技术的安检设备时,设备会向人体发射频率不同、角度不同的毫米波,之后由人体皮肤、衣物反射回来毫米波信号,经过缜密的算法以及复杂的处理过程之后会形成人体的立体图像,便于全方位、无死角地实现违规物品的自动识别与检测。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安全质量优、安检效率高以及指向性强等诸多优势。以指向性更强这一优势为例,当乘客经过的时候该设备会即刻构建、生成并且输出人体成像,同时通过精密的算法任何违规物品都难逃它的“法眼”,最后设备会在图像中将可能藏匿物品的位置标出来,这样更便于安检人员准确且快速地定位并且找到嫌疑物品。通过类似的可视化技术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安检工作的效率。
(二)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推广难点
由于国内刚刚引进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因此在应用方面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增加了该技术的推广难度。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成本昂贵,如若机场想要引进该设备,无疑需要准备一大笔资金,这对很多机场来讲是比较困难的。另外,设备的普及力度不够,乘客对设备的认知不充分,有的会质疑它的安全性与健康性。还有的乘客似乎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安检模式,在新设备应用初期可能会面对不知道怎么操作的尴尬难题。最后,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适用性有待加强。虽然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投入使用会大幅度提高安检效能,但是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漏报或者误报的情况,尤其针对姿势不标准或者因其他原因不便安检的乘客,有时候设备会出现扫描盲区,如比较容易忽略的脚部或者头部等。
(三)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推广应用的有效策略
1.提高对新技术的重视
民航管理层以及现场安检人员应达成一致共识,他们应充分认识到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拥有的其他设备不可比拟的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抱有充足信心,同时,他们还应积极主动参与到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在民航安检领域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到培训与学习当中,尤其管理人员应紧紧把握机遇以机场扩建或者改革为契机大力推广并且率先开展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可以在贵宾通道提前试行,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再将其推广到更多环节。此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基础,做保障,要想大幅度提高安检效能,民航必须足够重视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激励人员积极主动学习与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或者与其他新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而培养出来大批能够灵活运用毫米波人体安检设备的人才。
2.深化技术优化与完善
关键技术要不来,也讨不来,唯有加快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度才能更好地满足民航安检效能提升的具体要求。民航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趋势为主导依托相关的政策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科研资源进行技术深化与完善,同时也应准备好面对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把握好测试、推广以及应用的整体节奏,争取早日实现新技术的全面覆盖。以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为例,制造商应不断深化技术层面的改进与完善工作,通过提高技术的成熟度使其与更多领域相匹配,以便适用于更多场景,通过设计更多检测姿势大大提高人员适应性,尽可能降低漏报或者误报的概率。
3.加大力度宣传新技术
航空公司在售票的时候应通过多种途径与渠道向乘客介绍新技术与新设备,同时在等待区可以通过大屏滚动播放宣传片以及安检程序的形式提前让乘客熟知检测规范,大大提高安检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民航安检环节引入新技术与新设备可以大幅度改善机场运行效率,增强机场安全性,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快我国民航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这将在有效提高民航安检效能的同时进一步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廖国胜.新技术应用与提升民航安检效能分析[J].民航管理,2021(12):79-83.
[2]艾治余.民航安检工作现状分析和效能提升研究[J].电脑采购,2022(17):169-171.
[3]王超.民航旅客安检组织文化对安全效能影响及调适策略[J].中国航班,2020(28):110-112.
[4]吴军生.民航安检中人体成像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5):17-18.
[5]岳廷军.基于人体成像技术的安检设备在民航安检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