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国际本科SQA-AD项目专业课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经济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SQA-AD项目中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Managing People and Organisation)为例,思考如何在充分结合项目教学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改进人力与组织管理国际课程中教学思政的方法,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教学章节、融合思政元素、实施思政课堂教学及完成课程思政考核,实现思政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思政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AD)是2003年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的国际合作教学项目,主要教授金融、贸易、财会等商科方面的知识理论、以达到最终培养面向国际市场人才的目标。

一、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国际课程的课程思政十分符合现阶段国家对于教育总目标的要求,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其中,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是高校商科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国内国际人力组织概况,管理方向以及职场知识等多元领域,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与前瞻性。此背景下,以课程思政改革引入时政热点,职业道德等内容作为切入点,充分领会“开辟第二课堂,思政进课堂”的大方向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良好的道德学术观念,非常符合现阶段国家的教育目标要求。

(二)SQA-AD项目有其特殊性,大部分该项目的学生在完成国际本科三年的国内学习后,大多数学生还会继续进行下一阶段海外的学习,不同文化的影响下,难免会产生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信,在开阔国际视野的同时,又可以对于国内外的价值观导向进行一定程度的甄别,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观念,就成为了国际课程的重中之重。在人力与组织管理这门课程当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国内外不同风土人情的同时,又可以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比较不同文化的特点以及制度、道德层面的异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

(三)目前发现课程思政在国际课程中的占比还不太高,国际课程的内容难免会受到海外的一些意识形态的过度影响,进而造成学生的认知脱节,不能完全客观地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另外,在教学中也存在对于国际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创新的力度也存在不足。以上这些都需要在课程思政方面来进行加强和补足。

二、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设置改进

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作为SQA-AD项目的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在思政教学改革当中,应将课程与时俱进,注重学科前沿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注重学科前沿

在人力与组织管理领域,随着科技与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一些老旧的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更新迭代。因此,在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的思政教学中,应注重学科前沿,关注最新的理论与应用,帮助学生更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竞争格局。例如,在组织设计与变革方面,应引导学生了解基于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组织模式与方法,探讨数字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在人力资源战略与绩效管理方面,应引导学生了解新兴的“人工智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如何将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在注重学科前沿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环境中的格局观,大局意识。

2.注重实践应用

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和模拟操作等形式,使得学生可以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去,提高problem-solving的能力。例如,在人力资源招聘和管理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际招聘流程的模拟操作,帮助学生了解招聘流程,优化上课体验,培养实操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引入专业技能培训,例如设置人际沟通技巧、招聘面试技巧,绩效管理技巧等专业技能培训等等。

3.评估方式改进

在课程设置方面,评估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评估方式的设计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也直接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质量。在授课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开展小组合作与评估,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因此,可以在课程当中适当引入小组合作评估的模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完成特定任务,并根据小组的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课程知识。另外,为了巩固思政进课堂的效果,可以适时引入个人总结与反思,通过对于课程学习过程当中的总结与反思,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策略。这种评估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对未来职业生涯也非常有帮助。

(二)教学方式中融入思政元素

1.理清思政教育与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的关系

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作为一门管理、社会学科出现,其背后也蕴含了不少的思想内涵。因此,融入思政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中组织行为学涉及组织的架构、文化等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通过’人才招聘、激励等方式来管理员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教学来启发学生思考诸如“组织的本质是什么”,“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如何管理人才”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与认知,并进一步提升思政能力。

2.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不同类型的案例,如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激励、薪酬设计、员工绩效等,引导学生探讨组织管理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并与思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架构重塑自身的价值观。

3.引入社会实践案例,激发思政意识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社会实践案例,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当中感受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对于人力与组织管理中思政教育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例如,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具有典型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组织案例,如“海尔”,“英特尔公司”等,让学生从中了解企业家的职业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思政内容,同时也了解企业组织管理、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强化思政内核

可以利用学习通等网络学习软件,开设线上课堂,发布与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相关并结合爱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资料,设计思政讨论主题,定时发布案例任务与问卷,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积淀自身,强化思政意识。

(三)改革教学模式

人力组织与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过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因此,对于中外合作SQA项目下的该课程应该采取改革教学模式的措施。

1.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往往会采取传授知识和讲解单一案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被动汲取知识的同时,容易产生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效率下降的情况。因此,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例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多情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现场观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同时将一些热点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思辨与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问题驱动式教学

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有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是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来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力组织管理相互的交互知识点,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与探究。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的学习作为核心,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出发,探索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在这个方面,可以与上文提到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通过研讨、热点案例解析、小组presentation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在掌握课堂知识之余,还能体会思政教学的内涵。

4.实地调研与考察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特定课程进行参与游览,比如上海的红色革命陈列馆,商务印书馆旧址、江南制造局旧址等地进行参观,在感知历史沧桑的同时,也能感受百年上海的工业变化。另外,也可以对于华为苹果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进行调研,在感知中西品牌差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新型组织的发展变化以及它们不同的经营理念与竞争优劣势,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SQA-AD项目下的人力与组织管理课程中,教师在考虑国际项目学生特殊性的同时,也要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更多地更自然地融合思政元素,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向着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徐阳,马丽,刘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思政的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中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6(03):143-148.

[2]黄心如.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内容组织与教学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No.316(38):25-27.

[3]李慧,张园园.双语教学环境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管理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1):133-134.

[4]王璐.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公关世界,2021,No.508(17):119-120.

[5]顾雷雷.思政元素融入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探索——以“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No.274(10):120-125.

[6]李海东,张露尹.《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35(04):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