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研究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韩城市桢州学校,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有条不紊地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模式也焕然一新,以挖掘学生数学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评价主体、课堂教学评价、作业评价,以此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性,为学生量身定制分层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所收获,制定小组合作评价标准,对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与自评,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立足情感价值教学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评价原则;评价策略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打破了“唯分数第一”的僵局,转而开始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能力、综合实践和情感态度等进行教学评价,精心设计分层评价、小组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方案,深入挖掘学生数学潜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原则

(一)坚持多元化原则

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打破传统“一刀切”式评价模式,采用分层评价、小组合作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评价方式,既可以创新评价方式,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多元化评价原则尽量兼顾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需求,让教学评价更加契合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深度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二)科学制定分层原则

初中数学难度明显提升,很多初一学生还不太适应,数学成绩两极化日益明显,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上听得懂、吃得饱,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分层评价,制定难易程度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攻克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教师可以从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作业设计入手,对单元知识点进行分类,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作业和评价标准,兼顾不同水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数学评价有效性。

(三)注重过程性评价

传统数学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更看重学生最终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解题过程是否标准,忽略了对学生推理、计算和探究环节的评价,难以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推理和探究、一题多解和综合实践等过程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讲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成绩。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制定分层评价标准

初中数学教师要正视待优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差异,积极开展分层评价,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让他们在数学课上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一课时,可以设计A,B,C层次评价标准,A级评价标准主要围绕平行线定义、判定和基本性质等基本概念考查为主,针对的是待优生,让他们来主动回答这些问题,以此来重塑他们的数学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对数学的畏惧与反感情绪。B级评价标准针对的是中等生,围绕平行线性质简单运用考查,要求学生利用绘图的方式来论证平行线性质。C级评价标准针对的是优等生,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难度性的任务,例如探究平行线性质在几何图形中的运用,让他们自主探究推理和论证平行线性质,并列举出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案例,避免优等生出现骄傲自满情绪。分层评价可以让数学待优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中等生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引导他们挑战自我,引导优等生进行深度探究,避免他们出现懈怠,稳步提升班级整体数学成绩。

(二)组织小组合作,开展课堂过程性评价

教师要积极组织小组合作,让优等生来带领其他同学进行探究式学习,针对各个小组、各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应用时,可以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请你利用直角坐标系绘制一份学校地图,并推选一人阐述本小组探究过程。首先,各个小组需要先明确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建筑物位置,绘制一份简易版学校平面图,为下一步直角坐标系绘制提供准确的数据。其次,各个小组要利用方位和距离来表示地理位置,首先需要选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中心,把学校正中心的旗杆作为坐标系原点,以此来确认学校各个建筑物的位置,例如图书馆位于学校东南角,距离旗杆80米,1号教学楼位于旗杆正对面,距离旗杆20米,把各个建筑物位置利用坐标(x,y)的方式表示出来。教师要做好巡堂指导,针对各个小组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学校平面图绘制,以及地理位置表示方式等进行评价,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明确各个小组创新点、团队配合以及各个学生的表现。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各个小组发言过程进行点评,指出各个小组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三)促进师生互动,组织学生自评与互评

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与自评环节,鼓励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构建良性课堂互动关系。例如教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时,引导学生对比课后练习题,让他们根据题目特点来灵活选择代入法和加减法,激起他们的探究兴趣。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个人、其他同学发言进行评价,指出同学们发言和推理出不严谨的地方,例如加减消元法,需要相同字数未知数系数相同或相反,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引导学生推理出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的计算特点,提升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把分层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评价中,平衡好待优生、中等生和优等生数学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探究、推理、质疑和讨论等环节进行评价,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设计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环节,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立足数学文化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学生数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进行评价,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斌.新课程理念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对策[J].学周刊,2022(09):130-131.

[2]朱国暹,张白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朱国暹[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12):27-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