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分析

速读·上旬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包括教学模式单一、固化,无法有效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同时对解决教学困境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措施包括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并通过阅读改善写作方式;在教学中改善作文要求,并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教师应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以便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语文;困境;对策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让初中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掌握文字衔接以及修饰技巧,并拥有良好文字功底,才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并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学习兴趣。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改善初中作文教学水平。

1 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1.1教学模式单一、固化

作文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教学模式长期处于单一以及固化状态,将会限制写作能力的发展,导致作文水平停滞不前,部分学生甚至会因此对作文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模式单一、固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教师只为学生提供作文题目及写作范围,随后对学生的写作时间进行限定,并在写作完成之后直接评比;或者是在审阅作文之后,挑选优秀的学生作文在课堂上进行鉴赏。以上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训练学生写作思维的作用,但也容易产生分级化的问题,致使写作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无法发现自己的缺陷,也无法通过教师的点评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1.2无法有效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

在作文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让学生模仿教学案例,而没有启发学生在提高语言文字组织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写作模式进行创新,直接导致学生的作文出现抄袭化以及模式化的问题,令人感觉毫无新意。致使初中作文教学无法有效融入创新意识的原因主要为教师习惯给学生立榜样,让学生采取固化的模式进行写作;一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固化写作模式,就难以在短时间内及时纠正,也无法利用创新思维改善写作方式。

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分析

2.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途径积累写作素材,并通过阅读改善写作方式

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是初中学生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告知学生“该写什么”以及“怎样写”。在积累素材方面,应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在观察的同时思考表象之中隐含的真像;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提炼材料中心思想、如何选取观察视角以及如何取舍观察内容等,以便更好的将积累的素材“形之于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写作需要,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进行野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获得心灵上的体验等,从而让学生产生写作欲望,并由此写活文章。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便能够吸收写作知识以及改善写作方式。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进行大量阅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而且还能够从中学到大量写作技巧。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均已经过精心的筛选,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可作为典范例文让学生进行改编以及模仿,从而不断学习以及领会课文中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材料组织方式等。如让学生在阅读《孔乙己》以及《春》时用心感受作者描写人物及景物的方法,并尽量在写作时借鉴作家的写作模式。除了阅读课文之外,还应增加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在阅读课外读物时,教师要告知学生选择语言浅显易懂,且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书本,以便充分吸收书本中的有利因素。

2.2在教学中改善作文要求,并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课内、课外训练以及自觉创作是作文的三个层次,对于不同的层次教师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课内训练当中,要规定要求以及给予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保证学生的课内作文与写作要求相符,并各具新意,避免作文成为模式固定化的“八股文”。在自由创作以及课外练笔方面,教师可不限制作文写作内容、篇幅长短,只要让学生随想随写即可,从而使学生养成写作习惯。除了对作文要求进行改善之外,还应指导学生学会采用正确的方法起草作文以及修改作文。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采用授之以渔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写作前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以形成完整的文章构架,随后在正式写作时就可以避免结构混乱以及逻辑不清等问题。此外,文章写好之后进行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修改文章不但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同样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在课堂中可结合多种方式进行修改,如教师与学生共同修改、教师修改、学生交换修改以及自行修改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做到“少批多改”,让学生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

2.3教师应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以便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行为表现都会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补充文学知识,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产生表达欲望。例如,教师可以亲自写作,采用文字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表达出来,或者是通过文字与学生共同分享生活点滴感悟,从而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感,并由此喜欢上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写作,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模式以及写作水平,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3 结语

有效的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初中学生组织文字的能力,而且还能够提升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完善作文教学模式。总而言之,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以保证作文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志英.作文行走在生活之上的艺术——谈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J].新一代(下半月),2011,(10):178-202.

[2]王志芳.新课改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2):130.

[3]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3):127.

[4]张健.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6):3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