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概况及风土人情
摘 要:在广袤而神秘的非洲大陆,北非地区是其中别具特色的部分。它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一种与非洲其他部分不同的风格。因为它的历史与发展与地中海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位置也十分靠近。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有六个包括:埃及,苏丹(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渊源悠久的文化结合,形成了北非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述一下北非地区阿拉伯六个国家的国家概况,进而总结出地区概况和然后比较同一地区风土人情共性与特色。
关键词:北非;风土人情;国家概况
作为一个非洲的强国,非洲第三大经济实体,首先要讲到埃及,地理位置上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多为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北濒地中海。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埃及的母亲”尼罗河给她带来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在三角洲形成了肥沃的冲击物,从而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首都开罗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拥有许多历史古迹。历史上,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沦为英国殖民地,后独立,建立共和制。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其经济,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占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为非洲第四大产油国。政府重视扩大农业面积主产长绒棉和稻米,但仍需进口粮食。
饱受战乱的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转变,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973国家实施首部宪法年苏丹南北方的在宗教文化政治存在矛盾,因而分立。农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主要农作物为高粱玉米等,主要供出口,而工业基础薄弱。政府正积极改善工业结构。具有沙漠王国之称的利比亚,位于北非中部,地中海南岸,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境内无长年河流与湖泊。2011年秩序动荡进而发生内战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国内逐渐稳定。同样石油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对外出口的主要来源。农业主要依赖进口。绿色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是世界上少有的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2011年茉莉花革命爆发,成功推翻本.阿里的政权,在阿拉伯世界引起连锁反应。旅游在国民经济占据重要地位,是突尼斯第一外汇来源。自1986年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是欧盟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享有“北非花园”之荣,摩洛哥西临大西洋,南部紧邻撒哈拉沙漠。全国约有五分之一为森林覆盖,动植物资源丰富。政府视教育为国家的根基,强调教育普及化,教育支出在国家预算中比例大。阿尔及利亚北临地中海,海岸线约1200公里。天然气储量丰富,2001年政府与欧盟签订协议将降低关税促进贸易。
不同的国家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国家历史政治的差异,有各自的特点,但又因都处于北非地区,又不可避免的有相似的特征。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地貌单一非洲地形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势较平坦,沙漠广布。形成世界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地中海沿岸有狭小的沿岸冲积平原,主要是尼罗河的贡献为主。
(2)气候水文特征:北非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影响,为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终年降水很少,难以形成河流和湖泊。水源问题成为本区发展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瓶颈。
(3)战略位置显要:北隔地中海望欧洲,南接南部非洲,西临大西洋,东有红海。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扼守地中海与红海通道,从而它们联合起来扼守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战略性通道。也是陆上交通亚欧非三洲间的重要中转站。
(4)产业特征:本区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了第一产业,石油和磷矿丰富为基础的初级加工业。农业分布主要是在有水源供给的地中海沿岸和尼罗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以种植棉花,小麦等作物为主。
不同的自然环境会影响着不同的社会环境,而经济又是文化的基础,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的风俗习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伊斯兰文化的烙印。
宗教习俗: 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每逢周五是传统的“主麻日聚礼”,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体礼拜。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即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
饮食习俗:埃及人喜吃甜食,茶叶和咖啡是招待客人必备的饮料。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忌食猪肉,血液,自死物及诵非安拉之名宰杀的动物;禁止饮酒;在斋月期间,禁止在公共场合饮食。
服饰习俗方面:伊斯兰教对服饰要求必须遮盖羞体。反对服饰上的奢侈浪费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多数妇女都深居简出,有面带面纱的习俗,普遍喜欢佩戴各式金银首饰。但日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开始变得简洁,颜色丰富。
社交礼仪方面:在社交场合与人见面时,一般惯施握手礼,有时也施拥抱礼和贴面礼。称呼来访者时总是在姓氏前加上头衔。专业职称也是广泛使用的。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强,对约会有迟到的习惯,认为这是自己的一种礼节风度。进行访问时,先寒暄一番,可以问候对方及其家庭,谈些其他客套话题,然后顺利地转向这次来访的话题,应避谈政治话题。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
在婚嫁习俗方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各异,不能一一详细介绍,不过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宗旨在于一种对生活的美好希冀。
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大多受气候,历史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我看来,应以石油为基础,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改进经济结构,控制人口,重视教育,从而改善现状。当然,多样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的政治,日益强大发展的经济,曲折悠久的历史,有着风度文化内涵的风俗习惯不能全部被概括,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不过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丰富的形象。了解这些对我们更好的学习语言,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相互借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言文化基础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
[2]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正午时期(二)第六册.商务印书馆1999
[3]郭应德.《阿拉伯史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