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当我们仍沉浸在《规程》、《纲要》的实施与实践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诞生了。它让我能够借助更多的理论与教育目标,有效地帮助幼儿找到最佳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便于因势利导。
我们以前的教育模式是涂鸦式的,总以教师“教”为主,存在许多的弊端,老师总扮演着幼儿的拐杖,以一种担心的状态帮助幼儿完成任务,同时存在着教育理念的陈旧,不敢放手。因此幼儿的发展是一种“控制”状态,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所以,要想改变这一教育模式,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改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让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学活动中,无处不存在着教育的内涵,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用耐心的态度去指导,让幼儿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这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
一、提问的素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的意义在于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
不是简单的得到答案而已,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回答,因为他们的答案正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的答案代表着幼儿不同的能力水平,所以在评价问题回答的有效性时,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每个幼儿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性,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给予肯定。
在实施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提问的方法与策略也截然不同,需要教师首先研读教材,了解该教学活动进行的某个领域的内容,从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入手,切记所有教育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本质,每一个提问是为目标服务的,不要过于牵强,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最终的教育方向不能因为提问而改变的,所以,教师对提问要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关注幼儿的回答,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提问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一定仔细斟酌,考虑提问的有效性,目的性、科学性,引导幼儿在追问过程中找到正确答案,关注幼儿不同的反馈结果,才能达到提问的教育效应。
提问具有适度性,应将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区别开来。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环节运用得较多,例如《救小鸭》活动中,在讲解第一幅图片时开门见山提问幼儿图片上有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不要过于浪费时间,将提问的重点打在用什么办法救小鸭,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仔细观察图片找到救小鸭的方法,运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幼儿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学会解救方法与常识,教师通过这种提问,使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得到提高,达到提问的价值性。
二、在观察中关注幼儿的发展
教学活动中的观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从观察的角度解读幼儿的困惑与需求,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发展。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调整并实施教学计划,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观察幼儿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教学方法与策略,这种观察不能流于形式,而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的,及时捕捉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同时在小结环节进行提炼与归纳,帮助幼儿梳理学习经验,达到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体现在幼儿的行为方面,还表现在幼儿的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有效时间观察不同需求幼儿的表现,这样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指导,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与自信。
观察最多的运用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包办代替,应以一种鼓励、支持者的身份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增强幼儿的挑战性,杜绝一种依赖心理,使幼儿能够敢于尝试与探究。
三、指导中关注幼儿的反馈
一节教学活动,教师的指导是关键的。需要通过语言、暗示、手势等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指南》中强调,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此,不能“拔苗助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为幼儿搭建“阶梯式”发展平台,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幼儿的行为表现,尤其在教学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不能急于求成,允许他们有“错误”,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要因人而异。幼儿间能力的差异体现在强、中、弱,教师在指导时要考虑指导的针对性与策略性,对于能力强的幼儿适当提高难度,也要考虑幼儿能够“够得着”;能力中的幼儿引导他们努力完成目标,帮助他们分析找到没有达成的原因,,让幼儿借助这个平台继续完成,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敢于尝试,大胆操作,只要针对幼儿自身有提高,那么指导是有效的,不能以一节活动来判断幼儿的能力,要从各个领域、一日常规中关注幼儿的指导,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四、评价中关注幼儿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评价环节,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价不仅看一幅作品是否完美,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评价,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挖掘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学活动中的评价环节,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非常重要。
例如在进行美术《京剧脸谱》活动中,通过全体幼儿的作品展示,教师不能单一的评价某个幼儿的作品如何的好,要从幼儿的角度评价,全面的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析与讲评,找到每幅作品的亮点,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达到评价的意义和作用,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失去评价的价值和意义了。所以,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幼儿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要具备随时改变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能力,不断在观察、反思、评价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与幼儿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收获不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