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汉语国际教育中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

速读·上旬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富强,汉语国际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时代需求,很多外国人课开始学习汉语。但是汉语特殊的发音拼写规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学生在语音学习的关键期常出现一些语音错误。本文通过分析初学者在语音学习中说,声母韵母常出现的语音偏误,试图提出有效纠正的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语音偏误;教学策略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阶段性教学最突出的是语音教学,开始学习的三到四个星期是语音学习的集中阶段,虽然在理念上我们强调语音阶段贯穿于汉语学习的始终,但是在最初的语音学习阶段,学生对任何发音现象具有最初的感知和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一阶段学生习得的语音在今后很难得到改变,及时刻意的进行纠正,在正常状态下也会恢复。这就需要在最初的语音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明确语音常见偏误,进行针对性学习。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常见的语音偏误分析

(一)韵母的语音偏误及其纠正

(1)ǖ的省略造成的语音偏误。

《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ǖ与j、p、x组合成音节时,ǖ简写成u,这个规定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给初学者带来根本性的误导。教师在单独的汉语拼音字母学习中交了ǖ,但是在组合拼音音节和教材中却就不到ǖ,这样学生看到u就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地纠正,学生不断误读。

(2)iou ue i uen的省略造成的 语音偏误。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iou ue i uen的省略造成的语音偏误表现在韵母的韵腹丢失。《汉语拼音方案》在阴平和阳平的音节中丢失韵腹本是为了减少书写负担,但是iou ue i uen的韵腹弱化现象却给汉语国际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并且这种弱化不是发生在所有的音节中,给学生带来学习困难。

(3)兼职字母 i和 e造成的 语音偏误。

根据音位的互补关系采用了兼职字母的的拼音规定,既不增加字母又维持了26个拉丁字母的国际习惯,但是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却造成很多语音偏误,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并没有充分的语音学知识,在教学中舞蹈学生,学生在拼音方案自学中也出现很大的错误。

(4)韵母语音偏误的纠正策略。

上述语音偏误主要是由于书写和实际发音的不一致造成的,需要经过人为的干预才能够避免。一项关于语音偏误的调查显示,在非省略拼写中,学生的语音偏误基本不会发生,而在省略拼写中,及时教师不断地进行强调,仍有50%的学生会发生语音偏误。所有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语音学习关键阶段,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时要采用非省略拼写。如,ǖ与j、p、x组合成音节时,ǖ不省略,并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记忆和朗读,只是在教材中给学生指明书写时有省略的现象。在iou ue i uen的学习中不能省写成 - iu、 - ui、 - un,避免人为的语音陷阱,非省略书写也使得语音的学习更加直观。

(二)声母的语音偏误及其纠正

(1)声母的语音偏误表现。

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学生初级学习的三个月中,常见的辅音声母的语音偏误表现为12个,涉及双唇音 p、舌根音 g/k/h、舌面音 j/q/x、舌尖前音 z/c 和舌尖后音 zh/ch/sh。其中偏误率最高的是舌面音x,常常偏误读音为s[s]。在声母语音学习中主要设计同一发音部位条件下的[+送气]←→[-送气]、[+擦音]←→[-擦音]和[+塞音]←→[-塞音] ;偏误形式主要表现为 p[p?]→b[p]、k[k?]→ɡ[k]、ch[t??]→zh[t?]、c[??]→z[?]、t[t?]→d[t] 、ch[t??]→sh[?]、 h[x]→k[k?]、s[s]→z[?]。

(2)声母语音偏误纠正的有效策略。

在声母教学中可以采用形象展示法、对比夸张法、实时纠错法和口腔控制法。形象展示法是借助实物展示发音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声母的过程中对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不敏感,bp 组、dt 组和 gk 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张演示,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二者的区别,同时拿一张纸,让学生借助发音来吹动眼前的纸运动,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二者的根本区别,摆脱语音干扰。对比夸张法指的是将声母的发音进行归类,以类别进行对比。声母在教学中,按照发音部位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教师通过比较送气与否、摩擦与否等对发音进行对比,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实时纠错法指的是在教学中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发音情况,并及时予以纠正。同时,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语音系统录制自己的发音,自我检测,也可上传至平台,有其他同学和教师给予点评。口腔控制法指的是,对学生经常的语音偏误通过保持发声部位予以强化,增加学生对正确读音的感受,纠正错误发音。

综上所述,汉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有自己独特的发音习惯和规则,这些对于大多数汉语学习者是一个难点。声母的送气不送气,擦音不擦音,韵母中的特殊拼写是最常见的语音偏误。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领悟发音要领,采用非省略拼写,增加读音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牛励强. 美国高中学生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中的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J]. 海外英语,2012,06:103-105.

[2]叶南. 对外汉语语音偏误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242-245.

[3]周奕. 汉语拼音对外国学生发音偏误的诱发机制及其教学对策[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30-32.

基金项目: 《沈阳大学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基地》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立项。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