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物理课堂导入
摘 要:物理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方面开展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导入的步骤,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大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加大对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力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遵循由简入难、由易入繁的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物理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物理综合素质。
关键词:物理教学;导入技能;设计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各学科都强调各种学生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也逐渐被教师接受。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物理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实验能力,等等。中职物理比较难,学生容易畏惧或者放弃,兴趣的保持非常重要,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启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大门,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爱上物理,喜欢物理课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新颖独特、灵活多变的导入策略往往能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物理学科的獨特魅力,充分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兴趣。
1课堂导入技能功能
物理课堂导入技能是物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理教师课堂教学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所谓物理课堂导入技能是指物理教师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新奇的物理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一堂好课成功的基础,如同序幕,揭开了后面优美的乐章。总体上讲有如下功能。
1.1集中准备作用
新课讲授之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刺激,引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师,指向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指向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使之很快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为新课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1.2情感效能作用
有效新奇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增加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强大的认知内驱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明显提高人的活动效能,使认识逐渐深化。
1.3铺垫拓展作用
良好的开始就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能为全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在此基础上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不断把新课教学推向高潮。
1.4消疑信任作用
有趣的导入能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思考和热烈讨论,不仅使教学民主化,而且使学生心境处于愉快喜悦状态,感到教师的亲切与和蔼,消除师生间传统的紧张关系和学生对教师的畏惧,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尊重感和敬佩感。
2物理课堂导入策略
2.1注重导入的目的性,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是课堂导入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物理学科,该学科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大多数章节要么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要么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认知上,可以说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极其紧密,例如,对于“声音的特性”这一节课的导入,由于是声现象这一章节,因此,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导入是再好不过了,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有声音的三个影响因素特性的音像材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声音带给人的美妙感觉,同时设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声音?这样的一种导入很形象、直观、真切,学生能迅速地明白这一节我们要学的是声音,在本节课上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搞清楚影响声音的因素都有哪些。从生活中发现实例,从实例中引出理论,这样课堂导入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去听,去想,甚至在该导入中涉及了教学的重点分配,真正做到了导入的明确简洁,有的放矢。
2.2注重导入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然当能事半功倍。学生刚刚经过了课间休息,情绪涣散是必然的,那么一个好的课程导入就能够很快地把学生从游离的精神状态中拉回来,学生如何才能够把学生的思想拉回到课堂上来?只能是教师所说的事情,比学生想的事情更有趣、更有诱导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导入中加入一些游戏、故事、笑话甚至音像材料,能够切实减少学生对课堂的排斥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寓教于乐,使学生不再把教师看作是高高在上的。例如,大气压强这一节,教师带来了很多学生以前从没见过的东西,和他们共同完成了好几个“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踊跃发言,讲述自己曾经“看到”大气压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3设疑导入法
实践证明,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因此,有经验的老师都很注意在课堂中使用设疑导课,他们会精心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物体浮沉条件》一节时,先设置悬念:把鸡蛋放人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先让学生观察到鸡蛋是浸没在水中的,然后用填满食盐的吸管(硬质的)去搅拌清水,鸡蛋慢慢上浮,搅到一定程度时,鸡蛋悬浮在水中;接着搅拌,鸡蛋又缓缓漂浮到水面上。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通过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集注意力、强化学习动机。
2.4实验导入法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很多知识都可通过实验来说明。因此,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用一些有趣、生动的实验导人新课,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然而,当一些有趣的实验与学生认知发生冲突时,这时就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果这时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表现出来的“有认知矛盾,而又无法解决”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能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老师现在有两支试管,一支大一支小。我现在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插人大试管中一点。如果我现在将试管倒置,同学们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同学们觉得好笑,认为肯定是小试管掉下来。这时,我顺着学生的意,做出一个接小试管的姿势,但出现了水流出来的同时,小试管向上进人了大试管中。这一现象马上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质疑:为什么水压在小试管上,小试管不会掉下来反而上去了呢?这一实验在教材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使学生认识到原有观念的错误,从而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进人探索者的角色,真正进人本节的学习之中。
2.5由故事导入
中职物理比较抽象,很多模块不能直观的感受,简单的概念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物理规律。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失去耐心,教学效果也会下降。上课也不能开门见山的直接多媒体展示内部深奥的规律,那么课前导入有些物理知识可以采用相关故事的引入,趣味方式的导入就可以让学生引起思考,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精神。例如,教学“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内容时,我在导入语中给学生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为了推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在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顺势引导学生要用实验验证假设,眼见的现象可能存在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3结束语
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参考文献:
[1]李达林.艺术性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契机[J].物理教学探讨,2011(4).
[2]郭泽燕.浅谈中职物理新课导入法[J].新课程学习,2010,(03).
[3]贺德光.对中职物理导入教学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1,(43).
[4]张志荣.浅析中职物理课堂导入探索[J].教苑荟萃,2010,(29).
[5]郭泽燕.浅谈中职物理新课导入法[J].新课程学习,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