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速读·上旬

《朝花夕拾》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其从语言到思想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其特殊意蕴。本文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朝花夕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善于抓住人物的重要特征,透过特有的儿童心理,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通过精确的细节描写,使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一、透过特有的儿童心理,赞扬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质

阿长是一个鲁迅童年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人物,鲁迅曾多次把她写入自己的作品中。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对她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通过几件毫无联系的事件描绘了她的性格。在《狗·猫·鼠》里写她踏死“我”心爱的隐鼠,到《阿长与〈山海经〉》,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她。开头写最讨厌的是“她喜欢切切察察”,低声絮说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对“我”对我要求很严格,拔一株草都说是淘气,喜欢告状。夏天睡觉时爱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这些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都带着明显的贬义。接着写她知道许多古怪而又让我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得说“老掉了”,写她讲“长毛”的故事,更进一步地写她的缺点。当“我”说她长得很丑,如果“长毛”来,一定最安全了,她却反驳道:“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些话令人捧腹,表现了她的愚昧和对农民起义缺乏认识。也给予了尖刻的讽刺和批判。接下来,作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写“我”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可是,谁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只有阿长,我从来没有向她说过,但她却在告假回来时,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件事,充分表现了她是多么关心体贴孩子,对孩子的照顾是多么细致入微,为了满足孩子的正当愿望又是那样认真、郑重其事。使“我”吃惊、兴奋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于是,“我”对她产生了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愤恨,此刻完全没有了。”作者透过特有的儿童心理,真切地赞扬了她身上美好的品质。一个很少有人知道她真正姓名的下层劳动妇女,她却有着纯朴善良、宽厚仁慈和关爱孩子的美好品质。

二、结合时代背景塑造人物形象

作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不是单个的个人形象,而是具有时代烙印又有典型个性特征的形象。

少年的鲁迅处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阿长是作者童年时的保姆,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知的下层劳动妇女,纯朴、善良固然是她的一个思想性格。但是,她又封建礼教的迫害,有许多不良的习惯,懂得许多“规矩”、“道理”;对农民起义缺乏认识,这一些又成了她思想性格中的另一个方面。她又是作者的保姆,对幼年的鲁迅关怀备至,又表现出她善良、真诚的性格。

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作者先向读者介绍了他的生活环境封建私塾;接下来,写了他的“方正、质朴、博学”;又写了他的严而不厉、甚至有些迂腐的教书宿儒的形象。在鲁迅笔下的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处于辛亥革命时期,有一颗爱国心又渴望革命,有着进步思想,不愿跟旧势力同流合污,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悲凉的死于非命。这些人物身上,他们有不同的思想性格,都带有深深的社会烙印。他们的命运,是黑暗的社会和时代造成的。再如鲁迅笔下的几个绍兴“名医”的卑劣、丑恶和衍太太的多嘴多舌、喜欢使坏、自私自利的思想性格,更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本质。

三、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件的细节描写塑造的。《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她叫“哥儿,你牢牢记住”的细节,表现出她深受封建礼教的惨害,有不少封建观念;也表现出她对鲁迅的关爱。她“常常对我讲‘长毛’”的细节,表现了她对农民起义缺乏认识。她给鲁迅买回《山海经》的细节,又表现出她的善良、慈爱的性格。通过这些具体事件的细节描写阿长的形象就刻画得十分丰满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私塾先生的细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的外貌描写勾画出了一个和蔼老先生的形象;他对作者提问回答的“不知道”,表现他对学生的严格态度;他在书房中的大声叫唤,表现着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不严厉,“只要求学生读书”使先生的纯朴、亲切跃然纸上;有他自己读书时“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读书入境、自我陶醉的情态和迂腐性格。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一个封建私塾先生的鲜明形象栩栩如生出现在读者眼前。在《藤野先生》这篇作品中,作者写了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有时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又写了他上第一堂课时的细节,帮作者添改讲义,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这出,以及关心作者的解剖实习。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藤野先生的博学、朴实、讲究学风、教学认真的思想性格,头脑中就能浮现出藤野先生诲人不倦、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形象。

总之,鲁迅的《朝花夕拾》,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带有强烈的时代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