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

速读·上旬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几何解析问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分值,其中圆锥曲线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圆锥曲线问题的综合性较强,可以采用多种解题方式,考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和透彻性,解题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可以从容的应对高考,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学习和分析此类问题的解题技巧,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解题技巧

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且问题的难度较大,是学生比较苦手的内容。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了解圆锥曲线,还要培养学生的三维思想,使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圆锥曲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圆锥曲线问题的综合型较强,经常会结合其他知识一起出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灵活的解决各类问题。

一、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

(一)知识和理论教学

在高考试卷中,圆锥曲线问题比较多变,可能以选择、填空、问答等多种形式出现,不同类型的题目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多不同,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和规律。在回答选择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很多特殊结果也可以直接套用。所谓特殊结果,就是一些典型例题的答案。例如,已知椭圆两个焦点为F1(-1,0),F2(1,0),且2a=10,问椭圆标准方程是什么。这是一道比较标准性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圆锥曲线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如果是填空或选择题,学生则可以直接将<D:\我的文件\速读8上1\Image\image1.pdf>这个结果写出来,不需要浪费时间进行复杂的计算。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搜集和总结比较典型的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圆锥曲线知识,同时节省解题时间。这些典型问题通常会以圆锥曲线的基本性质为核心,如直线和圆锥曲线的特殊位置关系等等。在现如今的高考中,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问题的综合型越来越强,解题思路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椭圆曲线定点、定值问题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曲线经过特定某个点或点出现在曲线上;第二,角或斜率为定值;第三,多个几何量运算结果是定值;第四,直线过某个定点或者在某个定直线上。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具有特殊性、代表性的问题,使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解题思维的培养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教师既要传授学生逻辑理论,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解题思维,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看待问题,这样即使面对再复杂、在困难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找到解题思路。

例如,在某年高考试卷中,有一道数学问题:已知A、B两点是椭圆<D:\我的文件\速读8上1\Image\image2.pdf>(a>b>0)的左右顶点,P则是椭圆上不与A和B重合的点,O为坐标原点。如果直线AP和BP的斜率乘积为-1/2,求问椭圆的离心率。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可以将P的坐标设为(Xo,Yo),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获得等式Xo2/a2+Y02/b2=1。根据A和B点的坐标可以获得KAP=Yo/(X+a);KBP=Yo/(X-a)。根据KAP*KBP=-1/2可以推导出X2=a2-2Yo2,将这个公式带入到上述算式中,整理后可以得出(a2-2b2)Yo2=0。由于Y0≠0,所以可以推理出a2=2b2,进而推理出椭圆的离心率为e=[(a2-b2)/a2]1/2=21/2/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条件,逐步推导和思考,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

二、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一)定义法

在圆锥曲线解题技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传授学生定义法解题。所谓定义法,就是根据事物的基本属性来描述、规范某个概念。在数学范畴内,所谓定义,就是知识点的内在本质,与知识点有关的公式、结论都要以定义为基础进行推导。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学定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的解决问题。

例如,在椭圆X2/25+Y2/9=1上有一个点P,这个点和椭圆右准线相距5/2,问P和椭圆左焦点相距多远。学生在解答这道问题的时候,主要从椭圆的性质着手分析,包括准线、对称性、离心率等内容,还要运用椭圆的第二定义,将这些理论知识带入具体的条件和数据,然后推导结论。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获得椭圆准线方程X=25/4,离心率为e=4/5。根据对称性的概念,可以分析出P和椭圆左准线的距离为10。然后再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进行分析,得出e=|PF1|/10=4/5,最后得出P和左焦点的距离为|PF1|=8。

(二)参数法

参数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许多圆锥曲线的问题。包括弦长问题、中点弦问题、直线与原的位置关系问题等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圆锥曲线问题在高考中占据较大的分值,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然后准确的解答问题。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定义法、参数法等方式来解题,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淑贤.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思考与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5):136-136.

[2]李勇,周会娟.从高考题看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题技巧[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04):95-95.

[3]顾立.新时期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0):135-1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