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中国建筑设计六七年大事略记(一)
建筑创作
1949年
5月22日北平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
7月天津市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天津营造服务社。
8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公路总局组建的华北建筑公司在北平正式开业。
9月公营永茂建筑公司成立。
9月30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
11月上海市成立华东建筑工程公司。
1949年,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修建办事处。1950年
3月18日北京市将分散的建筑劳动合作社组建成立建筑业劳动合作社联社。
6月20日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的清华大学国徽设计小组完成国徽的设计方案,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全国政协国徽评选小组会议上中选。6月23日毛主席主持的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此方案。
7月国家文物局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16人赴山西进行雁北文物勘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文物实地调查研究。
1950年原中共中央供给部成立的西郊工程处,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修建办事处。
7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并随文颁发《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办法》。
1951年
3月28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颁发对基本建设工程管理的第一个立法性文件——《基本建设工作程序暂行办法》。
6月16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报道东北第三造纸厂,在进行基本建设时,由于设计不周,盲目施工,被迫更换厂址,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发表《没有工程设计就不可能施工》的社论,并开辟专栏。
7月上海市公营建筑工程公司成立。
8月10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改进与加强基本建设计划工作的指示》。
1952年
1月9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正式发布命令,颁发《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并附“各种事业基本建设的限额”的规定。
1月1日“三反”、“五反”运动开始。
4月14日中共中央作出《三反后必须建立政府的建筑部门和建立国营公司的决定》。
5月19日华东建筑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在上海成立。
5月在京的十几个单位合并成立中央设计公司。
7月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国家对于基本建设的方针是国防第一,工业第二,普通建设第三,一般修缮第四。目前建筑,设计的总方针应以:1、适用;2、坚固安全;3、经济的原则为主要内容;4、建筑物又是一代文化的代表,必须不妨碍上面三个主要原则,要适当照顾外型的美观。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成立。
9月建筑工程部设计处召开群体布置技术研讨会。
11月9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出《关于迅速准备基本建设的指示》。
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任命陈正人为建筑工程部部长。
1952年北京和平宾馆建成。
1953年
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月17日,25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社论《必须正确地进行设计》,《反对设计中的保守落后思想》。
2月13日原中央设计公司改为中央建筑工程部设计院。
3月27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设计问题。按当年基建工作量计算,需要设计人员2.5万~3万人;实际只有1.6万人,提出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实人员,提高效率。
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开始建设。毛泽东主席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石亲笔题字。
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指示》。
10月7日~9日全国勘察设计计划会议在北京召开。
10月23日~2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建筑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4年
2月12日~20日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标准设计会议。
6月1日建筑工程出版社正式成立。
6月10日~28日建筑工程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建设会议。
6月《建筑学报》创刊。
9月北京苏联展览馆(现北京展览馆)完工。
9月刘秀峰任建筑工程部部长。
10月《建筑》杂志创刊。
11月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薄一波任主任。
1955年
2月11日建筑工程部颁发《勘察设计工作承包暂行办法》。
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
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反对建筑中的浪费现象》。
4月著名文化学者,建筑学家林徽因逝世。
5月城市建设总局成立。
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厉行节约的决定》。
6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决降低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
7月3日—16日应国际建筑师协会的邀请,杨廷宝,汪季琦,贾震,沈勃、徐中,华揽洪,戴念慈和吴良镛等人组成代表团,出席了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国际建协第四次大会。
8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做好设计预算是节约资金的重要环节》。1956年
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快设计进度,提早供给图纸》。
2月20日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建筑工程部工作。
2月22日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基本建设会议。
3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力开展标准设计工作》。
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设部成立,万里为部长。
7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高设计技术水平》。
9月12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建筑图片展览会一波兰克拉科夫造型艺术工作者之家开幕。
11月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子管厂——北京电子管厂建成。
1957年
2月12日~19日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4月中国建筑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5月31日~6月7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家经委联合召开全国设计工作会议。
6月中央向全党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内部指示。
8月3日国家建设委员会委托中国建筑学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这是1949以来全国性第一次大型设计竞赛活动。
8月2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城市建设必须有领导有计划——首都建筑界批驳陈华联盟的恶毒阴谋》。
9月5日~9月7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巴黎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杨廷宝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9月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首都建筑界展开大论战——华揽洪,陈占祥恶意攻击首都建设的种种谬论——破产》。
1958年
3月18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北京车站工地。
4月15日~23日建筑工程部召开地方建筑设计会议。
4月22日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月1日正式揭幕。
8月为迎接建国10周年,中央决定在北京兴建国庆工程。
9月为建造国家体育场,中国建筑学会与国家体委共同组织了多次”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讨论会。
10月6日~17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短评《让群众审查设计》。
1959年
3月日~10日建筑工程部召开全国建筑工程厅,局长扩大会议。
3月15日中国建筑学会举办的“中国建筑图片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5月18日~6月4日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工程部在上海召开“住宅建设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刘秀峰部长作了《关于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的报告。
9月毛泽东主席视察即将完工的人民大会堂。
9月为迎接建国10周年,北京一大批新建筑相继落成,这其中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华侨大厦等“十大建筑”。
10月《建筑学报》推出“国庆建筑专辑”。
12月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辑的大型画册《建筑十年》出版。
1960年
3月19日中国建筑学会受铁道部委托,向全国征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方案。
7月16日苏联政府单方面通知我国政府,决定在一个月内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停止执行已签订的协定和合同,给我国经济发展建设造成许多困难。
10月国家建委在上海召开设计工作会议。
1961年
3月17日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在上海召集建筑专家座谈,提出开展建筑风格问题的学术讨论。
3月20日罗马尼亚建筑图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
6月10日~7月5日欧洲八个国家定型设计巡回展览在北京建筑展览馆展出。
10月中国建筑学会出版《建筑理论争鸣论文选集》。
12月日~25日中国建筑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湛江举行。
1961年北京工人体育馆落成。
1962年
1月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结设计工作经验,组织力量开始编写大型资料性手册《建筑设计资料集》。
4月梁思成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拙匠随笔》。
4月18日~23日农村住宅设计问题座谈会召开。
7月20日~8月5日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第一届建筑绘画展览。
1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技术工作会议。
1963年
3月建筑工程厅,局长扩大会议召开。毛泽东主席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
5月20日建筑科学研究院理论历史室由梁思成,汪季琦主持召开国外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工作座谈会。
10月22日~11月2日建筑工程部在北京召开农村建筑设计工作会议。
10月2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接见建筑工程部农村建筑设计会议、新材料计划会议,统计工作会议以及中国水利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
11月第二届建筑绘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964年
4月19日中国建筑学会在北京召开“建筑创作座谈会”。
5月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严格禁止楼堂馆所建设的规定》。
10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取消工地甲、乙方,取消货币工作量。
11月1日群众性的设计革命运动开始进行。
1965年
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第2号命令,任命李人俊为建筑工程部部长。
3月16日~4月4日全国设计工作会议召开。
8月国家建委颁发《关于改进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草案)》。
12月建筑工程部在成都召开建筑设计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