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深孔加工技术

装备维修技术
锦西工业学校,辽宁 葫芦岛 125001

摘 要:随着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深孔加工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如何保证深孔加工的质量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课题。深孔加工一直是孔加工难点,由于深孔是半封闭切削加工,不能直接观察成孔的过程和内部情况,所以必须对其工艺进行合理选择和设计。

关键词:深孔钻几何形状;冷却;排屑

所谓深孔,是指孔深与孔径之比大于5的孔。深孔分为一般深孔(L/d>20~30)和超深孔(L/d>30~100)。深孔加工包括深孔钻削和深孔车削两部分。深孔加工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刀具细长、刚度差,孔的形状精度不易保证;孔的深度较深,冷却及排屑极不顺畅;切削温度不易下降,从而造成刀具磨损、损坏加剧,且不便观察的加工情况。因此,深孔加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使用深孔刀具,以合理的压力和流量输送切削液,保持稳定、良好排屑。

1 深孔加工的特点

1.1深孔加工特点及主要关键技术

(1)产生偏移与振动。由于孔的深度与直径比比较大,钻杆细长、刚度差,加工时容易产生偏移及振动,因此孔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较难保证。

(2)切屑容易堵塞。由于切屑多并且排屑通道长,若不采取必要措施,随时可能由于切屑堵塞而导致钻头损坏。

(3)钻头磨损严重。由于钻头在近似封闭的状态下工作,热量不易散出,所以钻头磨损严重。

(4)冷却和润滑。深孔加工中冷却润滑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对加工质量、刀具耐用度和切削效率等有着极大影响。

通过分析得出:深孔加工的关键技术是深孔钻的几何形状和冷却、排屑问题。一般深孔加工应选取切削效果好的内排屑深孔钻、外排屑深孔钻、喷吸钻、深孔镗刀、浮动镗刀、浮动铰刀等深孔加工工具。注意控制切屑形状,使其容易折断;采用适宜的切削液,使之有一定的压力,使切削区域充分冷却和润滑,同时又利于排屑;解决好导向问题,以减少振动,保证孔的直线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并防止刀具损坏。

1.2深孔加工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深孔加工的方法有许多种,可根据孔的尺寸大小、精度要求等选择使用。

(1)深孔钻削。根据加工需要选择适当的深孔钻进行钻削,深孔钻主要有:

1)单刃外排屑小深孔钻,它适宜钻削Φ3~Φ20㎜的孔,精度达IT8~IT10,表面粗糙度Ra值0.5~1.25um,孔的直线性好。

2)错齿内排屑深孔钻,适合直径为20~60㎜的深孔加工,精度可达到IT8~IT10,表面粗糙度Ra2~5um,孔的直线度为0.25㎜/1000㎜,且能成数倍提高钻孔效率。

3)喷吸钻,适于加工Φ20㎜~Φ65㎜的一般深孔,精度可达到IT8~IT10,表面粗糙度值为Ra5~0.32um,孔的直线性较好,能达到0.1㎜/1000㎜。生产效率较麻花钻提高5~10倍,高于一般外冷却内排屑钻,而且适应范围广,操作、调整比较方便、安全,切屑液不四处飞溅。

4)套料钻,套料钻切下的金属层少,效率高,节省刀具和动力消耗,在重型机械制造中应用较多,适用于直径大于60㎜的孔加工。

(2)深孔钻钻削应注意的问题

1)钻削深孔前,应预钻出导向孔或使用导向套,导向套轴线应与主轴轴线相同。

2)钻杆、钻头连接部分的多线矩形螺纹,牙高不宜过深,一般为0.5~1.5㎜,螺纹升角为5°左右,便于更换、装拆钻头。

3)导向块与工件接触部位应用油石打磨圆滑,不允许留有锐角、毛刺。

4)钻头主切削刃上生成积屑瘤,将使切屑时断时续甚至不易折断。增大切削液压力可排除积屑瘤。

5)钻削中发现屑形杂乱、切屑堵塞,应立即停钻,仔细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

6)调整机床各部分间隙,主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不大于0.01㎜;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平面上的直线度误差不超过0.02㎜。

2 车削深孔的步骤及注意问题

2.1车削深孔的步骤

钻孔→扩孔→车或镗孔→精加工。先用深孔钻钻孔,再用带有导向块的扩口刀进行扩孔。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深孔先用深孔刀粗车,粗车后用浮动镗刀精车。精车分两次进行,半精车→精车。镗孔前应先用手扶正刀块并作少量浮动,使刀块顺利进入孔内切削,切削速度3~7m/min,进给量0.1~0.25㎜/r,并充分加注切削液。精车时在精镗刀导向头接近刀具部位扎缠亚麻布,缠绕直径大于孔径尺寸2~4㎜,表面涂抹机油。使用拉镗的方式进行加工,切削液经导向头前端的斜小孔进入切削区域。对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深孔,用中等硬度粒度80号~100号的油石做珩磨头粗珩磨,粒度150号~180号精珩磨。钢类工件选刚玉类磨料,铸铁类工件选黑色碳化硅磨料。

2.2车削深孔应注意的问题

增加工件的刚度和刀杆的强度,并保证车床主轴回转中心、中心架支撑中心及刀杆支持部件的中心同轴。浮动刀块与刀槽的配合间隙不大于0.02㎜,两刀刃位置必须在工件孔的对分线上,并与车床主轴回转线平行。半精加工后的余量不宜过大,一般在0.05~0.2㎜左右,形状位置精度达到图样要求,为精加工创造良好条件。随时注意观察加工过程的各种现象,及时检查,发现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压送给切削液,使冷却润滑充分,并借以朝预定方向冲走切屑。

3 深孔工件加工步骤实例

3.1一夹一顶装夹,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毛坯一端并校正外圆,校正后在另一端钻中心孔,用回转顶尖顶紧,粗车Φ50㎜外圆,留余量1.2~1.6㎜,其余外表面按名义尺寸车削。

3.2粗车Φ20+0.01㎜处内孔,用Φ19㎜钻头进行钻削,并车出内倒角。然后将零件调头装夹并校正,用Φ24㎜钻头钻削Φ25+0.021㎜处及Φ27㎜内孔。

3.3以Φ80㎜外圆为装夹基准,以内孔的内倒角为支撑基准,精车Φ50㎜外圆。

3.4精车内孔。外圆车削后,靠尾座一端用中心架,并垫上0.5~1㎜的铜皮来支撑零件的外圆,然后退回尾座,进行精车内孔Φ20+0.010㎜;在车削过程中,中心架支撑处要充分浇注冷却润滑液。

3.5将零件调头装夹并校正,偏摆不大于0.01㎜,精车内孔Φ25+0.021㎜处及Φ27㎜,装夹零件用四爪单动卡盘,以便调整校正,零件的另一端用中心架支撑。先半精车内孔Φ25+0.021㎜处为Φ24.5㎜,避免在车削内孔Φ27㎜时划伤内孔Φ25+0.021㎜处的表面。车削内孔Φ27㎜时,避免让刀,应多次反复进给车削,消除让刀间隙。Φ27㎜尺寸在中间位置不易直接测量,可以Φ24.5㎜为测量基准,按中滑板的刻度值控制尺寸,最后精车内孔Φ25+0.021㎜处,使之符合精度要求。

4 结束语

车削深孔除冷却、排屑困难,刀具磨损加剧,难以掌握、控制切削情况外,刀杆刚度差容易折断,深孔进、出口处常会出现波纹、锥形或孔径变大缺陷,导向垫与孔壁“咬死”而造成废品是加工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孔径小、孔较深、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孔加工,车削深孔的技术难度相当大。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探索,不断领悟,熟练掌握深孔加工时如何正确选择、使用深孔刀具,以合理的压力和流量输送切削液等这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断提高深孔加工的工艺水平。

参考文献:

[1]车工(高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晓东(1971.03—),男,汉族,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专科,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机械加工。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