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航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高标准的要求对航空企业提出新的挑战。为此,航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需遵循理论结合实践的理念,从一系列的领域对航空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航空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性对策解决这一现状,也是为航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1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
1.1管理原理相通
PDCA原理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和要求,也是衡量事物运行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
1.2 要素和管理对象一致
通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得出两者存在大量的类似点。尤其是在事故的发生、危害识别、事故处理等方面,都能够找到相同点,同时两者的管理对象也吻合。为此,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巧妙的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各种管理风险管控方式,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进一步提高其职业安全的指数。
2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二者各具特点,互为补充
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MS)是国际公认的先进管理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包括企业安全生产工 作的基本要求和计量标准。 对设备设施和每个操作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定量规定,以确定企业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企业可以根据标 准(定性评分,评估安全水平)对自身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和衡量。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用强制性原则,
健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采用自愿性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管理标准,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方法。二 者正好实现了安全管理标准与方法的有机结合,主动性与强制性相结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
2.2 避免出现“两层皮”现象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致性、兼容性和互补性决定了二者整合的必要性。企业需要对建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兼容、相互融合,可以减少重复性、繁琐性的工作现象的出现,也能够实现高标准、高效化的标准化工作生产。
3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要点
3.1 机构职责一体化,强化责任考核
落实安全生产组织管理职责是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企业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组织。制定和落实副领导、班组长、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环保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所有员工。总经理是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最高负责人和第一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行政管 理人员是其业务范围内的第一安全负责人。
3.2 整合完善职业健康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需要结合其生产的标准化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并结合航空企业的独有的特点,并及时对生产现场进行制定科学和理性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进行定期的职业安全培训考核体系,让职业安全教育深入每一位员工,并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一排查,并制定责任制负责制度,能够确保其生产过程中的每个领域得到安全规划化的管理。除此之外,职业健康安全体系需要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整合、融合、完善和补充,并对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环境提出高标准、高规格的要求,能够让其职业安全理念落入生产和日常的生活中,并确保企业健康有序的运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推行其实是整合企业安全卫生制度的过程,将每项业务工作按照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要求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用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式方法,全面规范和改进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现状,上层次、上水准,以切实保障企业员工职业安全卫生权利的有效实现,减少企业领导人、决定层的困惑和压力,从而进一步保障企业员工、财产的安全,保证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实现。QSHMS18000制度化建设在一些企业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制度的建立只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好比一个厨艺高超的厨师没有标准化的程序,也能做出美味佳肴,所以一般洒店只要求选择好的厨师,不需要编制做菜程序一样,但这样的酒店永远只是一个好的酒楼,不能象麦当劳一样标准化的连锁,因此,一个企业QSHMS18000的制度建设能有效的防止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流失后,造成企业安全管理的真空,带走没有形成文字的经验。同时不能推行标准化及制度化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通过制度化管理无限复制,促进企业发展扩张。
3.3 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3.4 扎实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是企业正常运行,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培训是职业卫生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够对新进的员工以及老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工作,让生产安全理念融入员工的生产过程中,并能够全面性的提高安全人员素质和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月培训计划、年培训计划,对相关的员工进行考核,并能够对生产过程中设计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和培训,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对安全培训形成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大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知识的学习和考核,以及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学习会进行交流其学习心得,定期举行其安全培训的拾捡大赛,能够让企业员工把学习理论运用在实践过程中,把相关的知识运用在其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提高企业生产安全理念。
3.5 职业卫生管理一体化
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监控系统的建立可根借鉴“三权分立”理念,即有人建立制度、有人执行制度、有人监督制度。任何再良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执行,就是废纸一叠,制度监控系统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的辨识,对企业面临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等实施措施,按照PDCA的循环运作,定期审核和完善系统的不安全因素,逐渐消除或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的风险,使企业(系统)能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使员工的健康、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有了体系上的保障,也就是做到我们通常讲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有效推动企业QSHMS18000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系统化发展。除日常的监督检查外,企业一年必须进行一至两次企业内部职业安全卫生制度评审,以确保职业安全卫生体系运作符合标准,公司领导必须设法寻找、培养符合条件的内审员,优秀的内审员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了解企业职业安全卫生制度全面运作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这样,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制度才能走上良性化的轨道。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帮助企业廓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重点,以危险源作为管理核心,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手段形成文件,言必有行,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资源,这一系列工作都离不开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深入参与,因为领导的观念与行为是员工关注与效仿的模式,它的领导作用决定了它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消除或降低风险,而发生事故具有极大的偶然性,那么控制机制的运作对于避免偶然性发生的危险如何有效,本身就存在有体系健康、健全和持续改进的问题,这些更需要最高管理者的参与及监督。最高管理者必须制定好推行职定安全卫生体系的计划与措施,保证企业修正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使之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逐步建立检查、评比、考核机制,促进QSHMS18000体系不断优化,最后形成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
结论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是航空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通过对航空企业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性、系统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与科学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健全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理念八七页。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并利用。高技术。高标准对相关的生产设备、设施、人员进行科学性的考核及评价,并能够形成科学性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实现职业卫生安全管理的最大效果,更能够建立健全科学性的管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海雷.安全管理对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09):57-59.
[2]朱振亚.涂料化工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管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2,48(02):172-174.
[3]朱琳.化工企业生产系统中的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探索[J].化工管理,2022(06):93-95.
[4]李凯.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2):25-27.
[5]吴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21(18):139-140.
[6]康在龙,单晶晶.供热企业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培训模式创新探究[J].能源与节能,2021(04):165-167.
[7]李帷,王亚兰,范玲玲.浅析物流企业生产与安全管理[J].江苏商论,2021(04):35-37.
[8]项晓伟.安全生产标准化下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6):166-167.
[9]王焕升.浅谈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J].河北农机,2021(03):113-114.
朱元海(1999-),男,华东理工大学,大专生,中国航空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研究方向企业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