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路径探索

装备维修技术
成都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开始得到了广泛的推崇,相较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指?种以提?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更加重视?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能?的培养,看重个性化发展,?体以及?理的健康。但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仍然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将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中就将针对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希望可以为当前素质教育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党史教育;“四史”教育;素质教育课程;实践路径

“四史”包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四史”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四史”教育中党史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的,因为无论是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都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因此以党史为教育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素质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够通过其有效地融入素质教育来更好的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培养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意义

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其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所以将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是非常可行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加强历史教育,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帮助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提供深厚的历史感支撑,帮助学生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教育与发展,人们的娱乐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因此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等的影响,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这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就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因为在党史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加强青年学生对于我党思想、理论等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使其更好地明白当前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的坚持党的发展和领导。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含的理论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以中国的历史发展为背景的。因此在相应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历史背景,深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

(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观念,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接力完成,因此青年的成长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青少年阶段不能有效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而党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则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元化,更好地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在青少年阶段,理想信念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青少年确定方向。在四史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地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信念目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等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真正地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之心,将个人发展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的承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的平稳建设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四史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党史教育为重点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它可以引导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后续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

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对当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来说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要真正地使党史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成果,也要注重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的优化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接下来就来具体探讨了解一下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理论研究,提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党史理论素养

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是当前全方面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理论素养要求是相对较高的。所以在素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更好地融入党史教育,也要不断的提升学校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党史教育与素质课程之间的融合来营造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真正地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相应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来产生情感共鸣。素质教育课程教师自身的党史理论素养对于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和校本教材研究存在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之前,要加强对于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管理,使其能够加强理论研究,并通过史料的广泛搜集等来更好地的开展相关的教学,避免碎片化的认知而影响到整体画的认知和教学,使教学工作开展存在内容偏差。为了提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的党史理论素养,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党史专题教育培训、读书会、集体备课会等方式来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实现专业化的成长,提升党史理论素养来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党史教学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此外,素质教育课程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所以也要不断的加强素质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不断的丰富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化,从而使教学工作开展能够更好地引起情感共鸣,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教学成果。

(二)用好各类资源,深入挖掘党史学习教育的丰富内涵

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中,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从而对中国共产党有更加客观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在当前实际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是相对比较有限的,而实际的教学工作大多都是以教材为参考来开展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这也使得教学资源相对比较有限,无法有效地更好引导学生全面化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这对于党史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成果,因此在当前实际的党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过程中也要充分挖掘利用各个类型的党史教育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党史教育工作。首先,教师作为党史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其本身对党史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党史学习的成果,因此教师就要加强对于各类型党史资源的挖掘利用,不断的实现知识的拓展来更好地对党史进行整体化的认识,避免以偏概全影响最终的党史教育工作质量。素质教育课程教师也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参观本地的革命纪念馆等来更好的进行党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保障最终的素质教育成果。其次,党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应的党史资料挖掘也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因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相应的党史教育中学生也必须能够有效地参与其中,才能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也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搜集和利用相关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应的党史故事,并逐步锻炼相应的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而且党史故事也可以有效地借助学生来进行讲解,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后,学校作为党史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也可以有效地参与到相应的党史课本研发等相关工作中来更好地丰富党史教育资源,因此学校要全面化的收集相应的党史教育资源来更好地为教学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学校也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相应的素质教育教学课程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四史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党史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

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要注重相应的教学方法,因为党史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中,也很难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方法的优化就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从而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要真正的增强党史教育融入素质教育教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必须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比如,可以应用新媒体技术来更好地开展直观教学,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相应的线上教学平台来解放时间、空间,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平台里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有效的提升党史教育成果。此外,当前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更好的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相应的课堂教学互动中来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小结

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对于实现全方位育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我国当前人才强国中的重要举措。但是要真正地使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也要不断优化相应的实践路径,上文中已经对此进行深入探究,未来随着提升素质教育教师的党史理论素养、深入挖掘党史学习教育的丰富内涵以及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党史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课教学实效性等的有效实施,一定可以更好地保障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后备军,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领祖国走向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李雄.发挥学科优势,强化“四史”教育——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四史”教育的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02):113-116.

[2]韩振峰,张悦.“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22(01):4-12.

[3]王广义,胡靖.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1(07):111-116.

[4]张镇镇.浅论“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J].理论经纬,2021(00):261-267.

[5]邢亮.“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1(03):92-101.

[6]杨延圣,郑斐然.“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优化[J].学术探索,2021(05):139-144.

[7]张楠.“四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1(03):80-84.

[8]宋学勤,罗丁紫.论“四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21(03):73-79.

[9]宋俭,廖玉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24-29.

[10]郭亮. 论“前四史”与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D].陕西理工大学,2019.

杨佳,女,汉(1987.07--)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绵阳师范学院,本科,成都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