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高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摘要:随着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问世,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也随之出版。由于新旧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指导思想、编纂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新旧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存在较大差异,为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
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在2003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编纂的,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在2017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编纂的,选取“中国史”部分,对新旧两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背景、结构和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对正确认识新版教科书、使用好新版教科书,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课程目标设计比较
2003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组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是指:了解历史变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等的发展脉络。通过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归纳和概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是一个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历史的过程,是学生为主导的,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通过历史教学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做一名热爱祖国、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积极乐观的青少年。2017年版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设计了新的课程目标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由于学识水平与价值观的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因此要以史料为本,理性客观的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能够透过现象,深挖本质。家国情怀能够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课程内容设计比较
(一)全书结构比较
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全书由前言、目录、单元、附录、后记五个部分组成。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全书由目录、单元、活动课、附录、后记五个部分组成。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取消了前言部分,增加了活动课。新版教科书的活动课部分位于单元之后。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推进”为主题,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班级集体展示等方式开展活动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变迁,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旧版教科书也有活动课,但是并不是单独列出来的,是根据单元学习之后出现的研究活动课,旨在补充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扩展学生视野,篇幅较小,不够深入。目录部分,旧版与新版大致相同,由单元标题、课文标题、附录等组成。附录部分,旧版教科书的附录由大事年表、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历史学习推荐网站组成。新版教科书的附录只有大事年表。后记部分,旧版与新版大致相同,主要是介绍了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帮助,以及对教材编写顾问,编写人员的感谢,最后都留有联系方式,鼓励师生把教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与教材研究中心进行联系。
(二)单元结构比较
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史部分分布在三本必修课中,有必修一的第一、四、六、七单元;必修二的第一、三、四、五单元;必修三的第一、三、五、六、七单元。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共计13个单元,以政治、经济、文化专题的叙事框架讲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史部分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整本书,共十个单元,以通史的叙事框架讲述中国历史的发展。新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每个单元都是由单元导言、课文两部分组成。但是新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单元导言却有很大的不同。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单元导言由文字背景介绍和学习建议两部分组成。其中“学习建议”部分大都由2到4条建议组成,内容大致有建议到博物馆、古迹、教育基地等实地参观;单元学习重点,思考探究;利用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综合学习;通过互联网观看影视作品,收集更多资料等。此外,旧版的单元导言有两页,图文组合。新版的单元导言则只有一页,只有文字说明来介绍本单元,没有图片。
(三)重视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
教材的改革事实上是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从一味的知识灌输到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做到真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学生的需求点出发,做到“以人为本”,让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特点,让学生能自主吸收和成长。教学评价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以课程的目标为评价依据。除此以外,教学评价还应该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出发,围绕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进行。评价手段和方法都应该是多元化,评价之前要准确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甚至品德、性格等。评价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历史教学中指的是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历史学科的整体成绩。新版的课程标准从4个等级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级从低到高,等级越高说明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的越好。高中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至少要达到第二级的评价标准。教师根据这四个等级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从评价结果中得到反馈,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形成良好的闭环。在学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仅仅从历史成绩来判断,还应该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综合评价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准确的评价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历史学生的认知,甚至是平时的兴趣爱好,以便更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学的有利发展。
随着新版教科书在多地的陆续使用,如何用好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也是诸多专家和中学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好的教科书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人教版旧版与新版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了解两版教科书的编写特色,对使用好教科书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崇德.高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J].陕西师范大学,2019:36-37.
[2]罗旭燕.加强新旧对比,改革历史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3.
[3]林进栋.高中历史新教材与中西政治的对比[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