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关于听障学生写作教学的对策分析
摘要:写作是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对促进人的心智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本身是特殊教育体系下重要的教学平台,听障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工作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进行教学时,将写作作为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形式。实际上,对于听障学生而言,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更好地推动他们表达能力的发展,通过书面语表达的形式,学生能够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有效运用,实现思维能力的全面锻炼,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们简单分析了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听障学生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结合笔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关于听障学生写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听障学生;写作教学
引言: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工作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和挑战。对于特殊教育的学校来说,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让听障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运用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并且在写作的同时锻炼思维,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现阶段对听障学生的写作,教学活动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写作训练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这都将影响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不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的进行,为此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听障学生认知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模式作出合理优化。
一、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听障学生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写作教学方式老旧
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写作学习规律,教学活动通常只是强调教师对写作技巧方面的讲解,而没有真正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写作教学活动难以取得一种效果。目前许多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对写作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由于教学活动本身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较为单一。教育形式得不到有效优化的情况下,学生行动能力的发展容易受到较大影响,学生很难真正学会灵活运用语言。
(二)写作主题脱离现实生活
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教师让学生进行的写作训练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对写作主题的合理设计,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积极性略显不足。教师通常只是强调写作训练活动中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没有真正联系现实生活设置与之对应的主题。由于对教材的依赖导致写作训练活动只能围绕教材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真正自主选择写作项目,而是只能被动听从安排,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容易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在写作主题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情况下,学生的成长经验很难得到,充分总结,学生习惯于追求理论而忽略了实践,很难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长此以往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三)作文评改过于功利化
作文评改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作文评改活动中却并没有考虑到评改模式的合理优化,通常将写作能力放在首位,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以及作品本身深刻的思想内涵。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作文评改活动本身的教育价值只是将作文评改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活动,这就导致学生在参与作为训练过后得不到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探索写作技巧,并且在写作训练中做出相应的尝试,而无法真正根据自身对语言知识的兴趣,自由地选择表达的内容。
二、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关于听障学生写作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产生灵感
创设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对听障学生开展写作教学时,是应当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让与写作相关的画面作为学生写作的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写作灵感。这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图片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全面具体的了解写作的主题内容,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情境活动成为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关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得以提高和保持,热爱写作,并在写作学习和训练中不断的产生新的写作灵感,不断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基于生活实践设置写作主题
写作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把写作的技巧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自主进行运用语言于实践,因此,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尤为必要,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对写作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但是首先需要对教材中关于景物描写的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结合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既要深入于生活,同时也需要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进行时间,并在此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观察植物成长的写作训练活动中,这是应当重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分析,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生产环境,并且鼓励学生对校园内的植物成长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将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写作的依据。在教师的有效推动下,学生能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真正转化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写作训练更具趣味性。
(三)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素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阅读素材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所处年龄的认知特点,鼓励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将课文中的优秀语言文字记录下来,并且作为写作的重要材料。阅读素材的合理选择是更好的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基础,除了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不错的课外阅读作品,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并且写读后感,以此为基础,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丰富多样,确保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强化写作思维。
(四)优化作文评改机制推动学生自我反思
作文评改活动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为此教师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作文评改机制,一方面明确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对学生作文内容的评改,以此为基础推动学生的自我反思。作文评改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文字的优美性,同时也要考虑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内涵,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有效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应结合听障学生在语文学习发展中的认知规律,充分肯定学生克服困难参与写作训练的勇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强化写作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写作教学方式作出有效创新,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生活实践中突出写作的价值,确保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指导成为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小辉.对听障学生实施差异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118-119.
[2]余长莲.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类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概述[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126-127.
[3]相薇.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的创新精神[J].知识文库,2017(11):25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