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道德与法治国家安全教育的价值及教学路径

教研·学习导刊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实验小学?362800

摘要: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给学生进行三观树立德育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科,如何才能借助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老师和学校所需要思考的关键。而现阶段通过国家安全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合可以高效实现立德树人,也能够从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完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就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浅谈,如何才能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国家安全教育两者相结合,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丰富和充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小学 国家安全教育 路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7-

引言

考虑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时期,奠定基础时期,并且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该阶段必须要加强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而且要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国家安全的渗透,夯实国家安全基础。学校本身就是为社会储备人才发展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此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培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注重点,因此两者融合具有极强的紧密性,外加通过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的全面研究也能发现其与国家安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两者的连接势在必行。

一、国家安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2020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在其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老师必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要目标就是要围绕目前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国家概念启蒙学生对于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并让学生感受到个人生活和国家生活的息息相关,让学生逐步拥有爱国主义情怀,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明确自己的社会价值。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给孩子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给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学的关键一环,为此我们可以将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定义为借助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载体,利用情境化生活化等各种优势,使小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爱国主义情怀,将国家安全融入于自己的思维之中脑海之中,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新时代小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对国内安全形势的现实回应

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但是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思考,他们也应该在学习的基础之上去了解社会上正在发生的各类事情,尤其是21世纪的当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严峻的国外环境,国际环境,全球范围之内都有极多的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着国内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无论是新冠疫情的爆发或者是网络安全问题,这些危机不仅是对中国造成的威胁,对世界范围也有极大的迫害,对于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很少去体会当前国内国际局势的瞬息万变,他们认为所处的环境就是极其和平稳定和和谐的。这样他们就会缺少危机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为此应该适当的给小学生渗透一些有关于国家安全的现实状况,让小学生也能够做到居安思危,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进而实现安全意识的全面提升,为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未来小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奠定基础。

2.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举措

小学生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中国梦实现的人才储备,而在小学阶段,在他们的意识尚未形成之前,给他们渗透国家安全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对国家目前的生存环境有一个深刻明确的了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情感,也有利于他们长大后为祖国报效。为此从小给学生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于道德与法治之中,融入于德育之中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实施意见这一举措颁布之后,如何才能更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孩子对于国家安全的理解和认识更提高到了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国家安全教育在小学阶段面临的困境

主要是缺乏对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充分重视,不难发现,当前很多小学学校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都没有将其中有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提炼出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解,也无法将国家安全教育以更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剖析,导致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到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老师对于课堂的安排不合理,不仅不会给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国家安全教育,还会使学生对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解不清晰不透彻,对于相关概念认知模糊。

例如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部分内容时,老师只是给学生展示了中国的大好河山,让学生认识到了国家的山川美丽,让主大家了解到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却也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欣赏的高度,没有给学生及时引入国家安全教育,为此也很难将国家安全教育系统的给学生展示,也很难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研究和思考。为此这样的教育是停留在表面的教育,是不具有实际效果的教育。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与国家安全教育的融合策略

1.融合国情教育与小学国家安全教育

国情认知本身就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老师给学生讲解的重点。而现阶段老师给学生进行国情介绍时,不能浅显地从国情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和国家安全教育两者相融合,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国家安全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也能够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学习思维的丰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老师在给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介绍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完善清晰和全面,也能够顺利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和教育教学的效果。

例如现阶段老师给学生开展国情教学时,可以不仅仅从国家现有的文化环境方面给学生进行欣赏和介绍,而是可以引进国家目前发生的一些时事政治,比如说疫情期间大家的抗疫情况,再比如说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与国外哪些国家建立建交,目前和哪些国家处于发展的瓶颈阶段等等,虽然小学生年龄较小,可能无法让他们更深入的去理解和体会,但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渗透,不断的培育,让小学生学会综合分析融会贯通,让他们对于当前国家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加强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提升对与自身社会责任感的认可。

2.把握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规律

现阶段老师给小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时,不能仅从理论知识的角度给学生讲解,因为那样会导致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和清晰,反而还会激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而老师应该将道德与法治中,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连接,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分析,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中国现行的发展情况和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了解自己的责任。

例如在教学“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一单元时,主要就是让学生去了解我国是如何从积贫积弱逐步走向富强,老师就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博物馆之中,去看一看我国近代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之中去了解去分析,他们会理解的更加透彻,当然再回到学校后,老师还会让学生回家自己整理资料,去研究国家现在的发展情况,现阶段的国际地位等等。来给学生进行自主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给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老师给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同时,需要关注到教育教学内容之中,有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方面,并给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渗透和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核心素养,为小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玲慧.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J].教书育人,2018(28):29.

[2]张小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20(23):8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