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下,学校关注的方向更加倾向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情况。在初中时期,体育课是学生必修要学习学科,贯穿于初中整个三年的始末。纵观现阶段学生的身体机能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之间在身体上的差异也逐渐地变大,身体素质的差异势必会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带来影响。而分层教学是基于课程改革后萌生出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对症下药”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8-
分层教学模式指的就是体育老师结合学生之间的基础能力、体能、身体协调性等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同时确保每一个小组的组员能力相同的教学方法。和“灌输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比较,分层教学模式的分层次引导的特点是显著的,从而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都能够达到质的飞跃。在分层教学期间,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老师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保证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逐渐地提升学习技能、认知能力、体育素养,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将对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长足发展提供助力。
一、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初中体育老师需要全面地将分层教学模式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实施分层,达到分层教学目标的目的。唯有将教学目标按照教材知识的难度来进行分层,方能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现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足球”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这节课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运球的连贯性。为此,初中体育老师融入了分层教学方式,并依据课堂教学方案来将教学目标分成A、B、C这三个层次。A层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脚内侧踢球;B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能够让左脚支撑脚;C层次的教学要求是掌握足球的基本特征,了解足球的起源。然后,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真实学习水平来进行相应的练习,以此来让学生的足球能力得到提高。
(二)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分组
在分层教学形式的环境下,初中体育老师可以以自己班级的学生为线索来划分小组。把体育喜好、体能好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对于各个小组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老师还依据每一个小组学习水平,适当地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和进度。而小组模式是需要做出改变的,在开展了一阵后,老师会依据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体能来重新分组,激励学生进步的信心。而在此期间,体能好的学生通过在小组对话中,不仅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学生一起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健美操这节课的时候,有舞蹈天赋和身体协调性强的学生,跳起来会十分地容易。这时候老师就需要老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跳得好的学生聚集起来,能够让健美操的连贯性的特点凸显出来。学生在相互练习中因为天赋异禀,能够将跳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掌握住。而没有舞蹈天赋和身体协调性差的学生,就可以先对健美操的动作进行反复的训练,规范自己的动作,再训练强化记忆身体肌肉的能力。时间久了,舞蹈天赋和身体协调性强可以帮助没有舞蹈天赋和身体协调性差的学生跳操。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提升初中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所谓是一箭双雕。
(三)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教学
因为男生和女生在体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初中体育老师需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考查。因此,要对学生的主观意识进行充分的运用,改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分层教学是结合学生情况的不同,老师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划分层次。体育综合素质的划分主要体现在运动能力、体能情况等。在划分完层次以后,老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教学,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
例如,在测试田径跑——1000米耐力跑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以男生和女生的实际做出分层。在男生集体和女生集体中,以田径跑——1000米耐力跑的最终结果来做出精细的划分。对于有长跑潜能的学生,老师重点指导耐力和助跑等方面。而对于不擅长跑的学生,老师重点指导长跑的方法。譬如,跑步时候脚步的调整,喘气的方法等。而分层教学还让老师发现学生的潜能,对于人才的培养而言是提供有力的支撑。
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身体机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路径之一。让分层教学模式走进初中体育课堂,为老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样是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的主要方法。分层教学不仅挖掘出来各种类型的人才,还能够给学生普及丰富的体育知识。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为教学提供助力的方法,为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提供推动力。还能够鼓励体育老师刻苦钻研,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印高敏.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研究[J]. 体育画报,2022(15):140-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