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和策略
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当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思政课教学当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深刻地了解学习内容,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师需要牢牢把握这一阶段的学生实际,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思想。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为基础,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当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参与到社会当中,尝试解决社会当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
(一)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
单单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与实际相结合,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展,更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依据高中思政课程标准,围绕课程的素养目标,依托教材内容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其次,还要体现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主题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思考和尝试解决社会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学会体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涵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社会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为进一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个性和共性相统一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满足课程资源开发原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筛选,进一步确定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真正意义。第一,教育哲学,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能够实现教育理想,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学习理论,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关,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第三,教学理论,也就是社会实践活动中,需要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相适应。因此,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学生、教师、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协调好学科发展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教师成长的关系。
(三)坚持目标和需求相统一原则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亦是如此,该课程主要是通过传授理论知识,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另外,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实践活动主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活动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结合多媒体技术,进一步创造出活动课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设计,创造开放的教学活动,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不断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当下的发展情况,选择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生活场景,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议题,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国家最新的政策和学生生活当中的事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在学习教育部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段关于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然后掌握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情况,再结合奴隶主和奴隶产生的情况,导致形成了人类早期的两大对立阶级。伴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其主体是地主和农民,出现了封建地主所有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而社会主义发展的四次飞跃分别是:空想到社会、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传统到特色。在对不同社会形态的分析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在比较、辨析中形成科学精神素养。
(二)开发乡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乡土资源主要是除了学校内教学资源,学校周边范围可以开发,并且运用到教学当中资源的综合,其中可以分类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比如,当地的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红色文华、乡村文化等。
例如,在学习教育部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伟大的改革开放”时,结合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国家各个地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农村改革率先取得了突破。在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时,鼓励学生结合连平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展“我对连平县的了解有多少”活动,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变化。学生通过调查可知,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发展平台优质,拥有“一园两邨”,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新兴热土。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利用乡土资源,与我校团委合作,带领学生到连平县开展学雷锋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连平县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再比如,可以通过模拟法庭、访谈等形式,了解我国相关法律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构建综合性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综合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政治知识。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意识。教师通过构建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全方位的掌握政治知识,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例如,在教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需要中华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什么”活动,组织小组开展讨论,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其中,第一小组回答如下:“我们需要刻苦学习知识,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第三小组代表回答:“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报效社会,运用到生活和将来的工作当中,实现个人目标。”第四小组代表回答:“我们要勇于创新,接受新思想,在创新中得到发展,进一步实现民族复兴。”针对第三小组的回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我要回馈社会”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去到落后的农村学校,班级筹集资金为这些学生购买书本和文具,另外高中生要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封信,在活动的最后送给农村学校的学生。高中生要让农村的学生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见到更好的世界,才能回馈社会,将自己对于“中国梦”的感悟形成文字,帮助农村学生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动力
学科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来源于实践,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认真投身到社会服务当中,了解社会发展的同时,对于学生将来投身到社会当中影响很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例如,在教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十九大的资料,了解这一思想确立的基础,然后查阅二十大的资料,了解这一思想新添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将该思想作为培养学生的思想武器,用该思想武装青年,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四有”青年。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活动,了解习近平的生平,掌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当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有着重大影响。高中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达到更高的层次。高中政治教师还需要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涵宇.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课题编号为2022YQJK44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