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教研·学习导刊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幼儿园 156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性的教学阶段,对儿童的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幼儿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和挑战。幼儿作为祖国未来建设中的重要新生力量,对幼儿的劳动教育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针对性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为祖国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一、新时期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幼儿园也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成为相关方面讨论的重点问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要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而开展劳动教育无疑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极好措施。此外,在幼儿园中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幼儿养成乐于助人和自我照顾的良好习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体验社会活动的乐趣。与此同时,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改善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使幼儿养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二、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劳动教育生活化,处处是细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不仅是‘生活’使其然,而且与幼儿体力、智力、道德和美感的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劳动是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劳动教育其实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园一日生活中,从喝水、吃东西、上课开始,到午睡、户外活动都是劳动教育的体现。清晨,幼儿来园,喝水吃副餐。全体幼儿的水杯都是挂在墙上或者按格子放在各自的位置,幼儿需要自己取下杯子倒水,使用完毕再放回去。午睡起来,小班幼儿还需要教师的辅助才能完成穿衣等动作,中班、大班幼儿则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穿衣、叠被。原本班上有几个孩子每次午睡醒来都不整理被子,一开始以为是幼儿没有掌握这项技能,后来才发现是孩子偷懒,不想叠被子。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训斥,引起幼儿逆反心理,可以循循善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先是带领没有叠被子的小朋友重新回到午睡区域,让他们观察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引导他们一起将被子整理好,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重点关注这几个孩子,渐渐地,他们也养成了每天叠被子的习惯。不仅如此,每周我班还会组织幼儿一起打扫,为班级的卫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孩子举手说想擦窗户,有的想扫地,我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安排其各自的卫生任务,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打扫的过程不仅能锻炼生活技能,还能感受集体生活、促进班级感情。打扫完毕后,通常会有一些小奖励。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一直很高,也养成了每周打扫的习惯。慢慢地,除了每周打扫的时间点,在平时生活的时候幼儿们也会记得要保持干净卫生。将劳动教育融入园所的一日生活中,幼儿才会真正意识到劳动的意义,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劳动。

(二)立足创新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幼儿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品格和生活习惯。在新形势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幼教中的劳动教育问题,相关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为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以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乐观地投入有关知识的学习中[2]。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劳动教育的学科逻辑,不断地开发幼儿的园本劳动教育课程,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创新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幼儿能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有关劳动教育的学习中。当今社会对于劳动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教师要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助力合格、多样的劳动人才的养成。

(三)家园合作共促幼儿劳动发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只有家园合作,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发挥劳动教育的最大作用。首先,教师应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幼儿劳动观念。通过微信、电话、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视其为自然。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甚至到了学龄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究其原因,往往是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在校学习文化知识即可,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狭隘的发展观使得教师在校精心设计的劳动教育活动与幼儿回归家庭后的生活发生矛盾,令劳动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其次,教师应指导家长掌握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合理途径。成人要给幼儿积极创造劳动的条件和机会,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洗毛巾、洗手帕等。这里应当注意,在幼儿的观念下,“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们喜欢玩水,洗毛巾的过程对其而言也是玩的过程。哪怕幼儿在洗的过程将水花溅出来,成人也不应立即指责制止,因为这会损害幼儿劳动的积极性。在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的前提下,任其自然反而是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

四、结束语

从在园的一日生活开始到幼儿回家,幼儿劳动教育应当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要仔细研究教学方案,致力于在细节之处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为了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加入情景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加真实地体验劳动生活,理解劳动的艰辛,珍惜他人劳动的成果。最后,家校联合也是劳动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家长要端正教育观,注意利用生活中的小劳动,培养孩子自主生活技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娟玉.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2):16-18.

[2]姜晓,胥兴春.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1):70-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