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课程思政如何融入中职英语课堂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职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途径,被广泛应用于中职教育中。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英语,教学策略,融入
中职英语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国际交流能力的任务。然而,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已不再满足学生的需求,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与课程本身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育方式,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中职英语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
课程思政指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和课程设计。
英语课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融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1.英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接触到众多的英语经典文化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等。这些作品中蕴含着生活智慧和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英语课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加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学习英语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还能够帮助他们与世界范围内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融入课程思政的英语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3.英语课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意识。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学习英语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同时,通过对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这对于塑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融入课程思政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
(一)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融入课程思政的中职英语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1. 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引入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和应用英语知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商务会谈、旅行购物等实际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中综合运用道德、社交等方面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和辩论:设置有争议的话题,鼓励学生就不同观点开展讨论和辩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辩证思维,同时引导他们思考道德、伦理、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问题。
3. 探索文化差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比较和思考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多样性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组织或推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环保活动等。通过这些实际经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社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并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 将时事热点融入教学内容
1. 选择与时事热点相关的话题和阅读材料,如新闻报道、社论、评论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教学活动。
2. 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时事热点相关的视频和音频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听写、听力理解和口语练习。
4. 安排专题报告或小组研究任务,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某一特定时事热点,并组织展示和讨论。
5.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时事杂志、报纸和上网等方式获取最新的时事信息,并进行课堂上的分享和讨论。
(三) 通过文化对比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1. 分享本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介绍本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自己的文化,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2. 比较文化差异:通过比较本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价值观、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以此来提醒学生自己国家的独特性和优势。
3. 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与外国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组织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文化展示等,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学生接触,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感。
4. 多媒体资源利用: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电影、音乐、纪录片等,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和理解来提升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感。
(四) 创新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1. 项目化评价:设计与社会问题相关的项目任务,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完成这些任务并形成报告或成果展示,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问题解决评价:提供真实的社会问题案例或情境,学生需要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开放性评价: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独立研究和呈现,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升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养。
结论
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然而,要实现有效融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协同,以及探索适合中职英语课堂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谭洁.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英语课堂实践研究[J]. 教师论坛教师专门刊, 2017, 45(5): 140-141.
[2] 张红霞.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研究[J]. 传媒教育硕士, 2016, 30(17): 36-37.
[3] 刘慧英. 课程思政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融合[J]. 教师论坛教师专门刊, 2018, 46(2): 152-15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工作委员会2022年度职业院校外语教育改革专项课题(课题编号:WYW2022A5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