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蒙学经典《千字文》在小学第一学段的诵读与教学
一、概念界定
(一)蒙学
蒙,取《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 童蒙,即初入学的儿童。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蒙学文献。
(二)《千字文》
《千字文》为南朝梁代周兴嗣撰,用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贯通有序地吟咏了有关天文、博物、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包罗万象的知识,堪称小型百科。根据诸家论述,《千字文》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四字成句,有韵易诵;结构普通,行文畅达;字无重复,词有藻采。《千字文》自产生以来,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社会各层迅速流传,主要是作为规范字形和识读文字的教本。同时,由于《千字文》内容涵盖之广,所以它也兼具百科的特点。
二、蒙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与教学课程开发的性质与理念
(一)课程性质
蒙学经典《千字文》的诵读与教学是一门学习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开展蒙学经典《千字文》的诵读与教学,应使学生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文句,从文章中汲取古代先贤总结出的生活经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一些关于天文地理的知识和人文风情的常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其自身精神成长。
(二)蒙学经典《千字文》的诵读与教学开展的基本理念
1.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
对低年级学段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千字文》的诵读与教学辅导,要帮助他们建立起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和模式,建立起沟通小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开展《千字文》诵读与教学,一方面会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字的感悟能力和语感;另一方面也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2. 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养
《千字文》具备着百科全书的属性,内容十分贴合生活,贴合实际,没有高度的概括和空泛的理论,其中蕴含着古代先贤总结出的生活经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一些关于天文地理的知识和人文风情的常识。《千字文》这种直白的讲述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
3.帮助学生提升识字量
参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第一学段的学生在识字方面的要求就是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千字文》在编排之初最根本的功能是识字,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学生能够根据文章、句子的意思领会到字的含义,体会文字的妙用,进而能够学会以小见大,逐渐培养起他们对文字的捕捉和感悟能力,一举多得。
4.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蒙学课堂
虽然蒙学经典《千字文》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授课方式,授课对象,以及授课对象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在构建蒙学课堂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授课内容的传统性就将课堂定义为严肃、正统的。在新的课堂中,应当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边读边悟,交流想法,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三、蒙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与教学课程开展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一)通过整体诵读、学习《千字文》,学生逐步学会诵读和初步鉴赏古诗文,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二)通过诵读《千字文》使学生掌握诵读经典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诵读其他经典中去。
第三,(三)结合书法知识学习《千字文》,让学生在领略《千字文》文字形体美的同时有效地扩充学生的识字量,帮助学生多识字,多认字,同时纠正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认识,提升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根据文句的意思理解个别字的大意。
第四,(四)通过学习文章内容,了解古代礼仪规范、道德准则,生活经验等内容,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所学运用于当今的生活实践并有效地结合自身运用于实践当中。
第五,(五)在日常学习中,学会分享与交流,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将文化常识渗透在课程中
在课程中,从上课之初开始对于“蒙学”“国学”“书法”“韵文”等一些文化常识要时时渗透,让学生从学习这门课程开始就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增强文化素养的积累,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在日后的语文课程中更好地学习。
(二)重视学习之后的实践性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行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着重强调,并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自己的行为中渗透学习到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感悟”的模式,培养学生对学过内容进行消化和感悟的习惯。
(三)选取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千字文》是古代文化的产物,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小学生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处世的生活经验等等。通过诵读与教学的方式,注重熏陶和感染,将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主要以学生会认会念为主,不需要达到每个字都会写的程度。
五、结论
经过我的研究,我发掘出的蒙学经典《千字文》在小学开展诵读与教学课程的意义具体在于以下五点: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養;帮助学生丰富识字量;提升学生的分享、交流、互动能力。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充实自己,更是为了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效力。
我希望本次研究能够对今后蒙学经典《千字文》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诵读与教学课程开展和进一步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我也将以此为契机,今后更加深入到蒙学经典《千字文》的诵读与教学课程开发和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