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通过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炫动漫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 渭南市?714000

摘要:新媒体成为传播文化的“风向标”,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短视频作为全民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平台之一,不光创新了人际交流模式也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路径,以动态和短小深受大众喜爱,是新时期传播的重要载体,理应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有所作为。短视频改变了以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一方式,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广泛传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青少年;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基,落实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学习历史英雄人物故事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强国观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21 年初,教育部发布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南》提出“以 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 (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的方式,深入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 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全过程的重要学习主题之一。

一、通过短视频向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现如今,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简单又便捷,新媒体成为传播文化的“风向标”,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短视频作为全民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平台之一,不光创新了人际交流模式也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路径,以动态和短小深受大众喜爱,是新时期传播的重要载体,理应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有所作为。据调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小到儿童,大到八九十岁的老年人,其中青少年用户的占比并不少。随着短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家都会在空闲时间拿出手机去浏览短视频,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短视频改变了以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一方式,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广泛传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短视频产生以前,人们大多数还是通过文字书籍和影视作品为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是实地参观和参加讲座,以口授的形式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收者,其传播的范围是受限的。普通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较少,较为片面。短视频以独特的吸引力、强大的传播力量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受大众喜爱的一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全新的信息技术即短视频交互媒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能够通过更加轻松新颖的形式向青少年传播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知识兼顾了当代青少年轻松学习的想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严肃性,更容易被青少年学习和吸收,有利于树立强国观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时代,传播知识要掌握新的传播技术,也要学会运用新的平台,新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推动知识的普及。

就目前情况来看,从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角度来说,在视频社会化的时代,以快手、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日益介入到当代文化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短视频平台创新知识创作与传播方式,将轻松灵活的学习场景与体系化的知识框架相融合,已经成为课堂教育和书本学习的有益补充,成为新的知识学习场景。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途径越来越多元,知识的传播也呈现碎片化趋势。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工具提升知识获取效率,鼓励知识创作和知识学习是很多互联网平台和学术机构的研究方向,也汇聚了诸多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入,为短视频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内容。2019年,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及字节跳动平台共同发布了《抖擞传统 :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9年5月初,在抖音平台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超过 6500 万条,并且累计播放量超过 164 亿次,累计点赞量超过 44 亿次。数据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短视频平台深受大众的喜爱。在短视频的制作过程中,一个好的视频内容能够更好地为整个视频提供很强的说服力。从精神方面来说,能够传达出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比如历史英雄人物故事中所要传达的爱国精神等。由于大众有共同的家国情怀,对所看到的短视频内容的认同能够转变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即使有的短视频中并没有任何语言,大众也能在观看的同时产生共鸣,从而能够更大程度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二、通过短视频向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

基于目前的现实实践来看,短视频平台中现有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较少,突出特点不明显。人们大多数还是通过文字书籍和影视作品再就是实地参观和参加讲座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口授的形式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现状困境的原因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短视频平台的娱乐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性质上有冲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比较严肃的内容,而短视频平台大部分都以娱乐为主,非常生活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性质上有冲突,使得短视频语言的浅俗化难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且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喜欢追求刺激、新鲜的事物,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教育类比较沉闷的内容关注度不高。有时候因拍摄水平参差和不同的审美风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创作者知识文化水平的不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出现失误,从而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也降低了短视频的可信度。导致观众的质疑也反映出急功近利的传播心理和缺乏专业知识的内容漏洞,难以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二)短视频平台上商业化内容居多导致文化内涵不足

短视频平台上相关红色文化账号的传播多集中在旅游方面,商业化内容居多,内容浮于表面,文化内涵不够。在现阶段的短视频发展过程中,陆续出现一些博主、带货明星等在自媒体行业寻找自己的价值。创作者在制作视频或者直播的时候,从原有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转变为输出商业化的内容。比如,多数短视频中出现带货链接的情况,甚至很多直播都是以带货盈利为目的。创作者从原有的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转变为以获取观看者内心的共鸣为目的,把握大众情感心理,抓住粉丝流量,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商业化营销手段。大众在翻阅短视频的同时与发布者形成共鸣,引发了消费心理;过于商业化的视频内容就会导致大量的短视频内容质量不高,并且会在短时间内被遗忘。而真正能够历久弥新的一定是深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内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缺乏特点和创意同质化内容吸引力不强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中流传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尤其面对着的是中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短视频的内容制作尤为重要,要用青少年更加感兴趣的短视频形式通过讲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把握其主要传达的思想和观点使得短视频更加有教育意义。各类短视频平台为了提升经济效益,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利用先进技术改变以往的内容形式。虽然改变了形式,但在短视频中植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却是千篇一律的。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导致多元性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很好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三、通过短视频向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途径的优化

(一)深挖文本内容

寻求文本的内在价值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在当代发展中需要找到符合新时代语境需求的新型现代审美表达,使其能够在中国现代社会实践中焕发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生命活力。但是,创作者在积极寻求形式美的表达途径的同时,必须严格坚持自身文化传承之根基,绝不能因一味迎合当代人的传统审美趣味从而盲目追求形式创新,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失去它自身独有的内涵精髓。只有善于将互联网短视频新的内容传播组织形式与中华传统文化新的传播精神力量融合,在新颖且富有文化创意价值的内容形式框架下始终恪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思想精髓,才能确保最终有效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短视频传播效果、引导视听效果间的双向良性互动。 创作者能充分并有效地利用现代短视频艺术的传播 特点、规律和独特优势。

(二)创新表现形式

在弘扬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短视频内容传播模式中,只有风格新颖独特、不盲目追求时代潮流的优秀原创性作品才能获得广大受众的长久喜爱、支持与认可。什么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能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探索独特的创新模式 互联网中年轻用户大多十分喜欢有深度内涵、 有时尚质感、能够直接带来感官双重体验效果的优秀短视频作品。要研究出如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在借助“互联网+”的前提下变成一种让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内容,其中包括信息可视化以及语言的运用。既要在不破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前提下使其不枯燥乏味,提高趣味性,又要在枯燥无味的文字资料中提取出精髓,简练的概括阐述出主要内容。另外如何把控视频时长,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都有一定的兴趣,为避免引起青少年三分钟热度,需要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依托技术的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得以创新,有助于青少年们以更具象化的符号接收方式获得更好的情感与文化体验,从而达到教育和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营造一种良性循环的氛围。

(三)关注用户反馈

英雄人物故事短视频之后对青少年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达到传播教育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 传播路径的优化可以具体从规范语言、创新形式和 挖掘内容等方面展开探索实践。

综上所述,讲好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故事,探究出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以及可以传达出的正能量信息,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以更加直观、显象化的形式传播给广大青少年。将停留在书本上有限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更加浅显、容易接受的内容。让青少年以一种轻松有趣的心态去理解和学习英雄人物故事。从中了解历史英雄背后真正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实践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适应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特点的一种新型文化,用大量优质鲜活且更有温度的经典短视频作品使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真正在网络新时代里得到持续的传播和有效弘扬,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巩固增强。短视频平台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应该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发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强化受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华民族自己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的通知 (教材[2021]1 号 )。

[2]信雨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路径研究

[3]沈姣丽 , 李文浩 . 短视频平台在传统文化传 播中的功能研究 [J]. 今传媒 ,2022(4):18-21

[4]余琛 , 朱晨雨 . 中华传统文化短视频跨文化 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出版 ,2021(23):47-52.

[5]甄锐 ,韩玥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 路径探析 : 以短视频平台为例 [J]. 教育与装备研究 , 2022(4):89-91

作者简介:隋嘉琪(2003.1—),女,汉族,籍贯:山东潍坊人,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学院,20级在读本科生,学士学位,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注:本研究为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得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支持。(项目级别:省级  项目编号:22XK07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