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日韩孙悟空动画形象分析

炫动漫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西安市?710000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孙悟空动画形象的变化,从其猿猴本身出发,在历史上文学作品中对其的描述到《西游记》里的形象,再跳脱出文学作品到荧幕上,对于其改编的动画作品中出现的孙悟空形象做举例并逐一分析风格及作用,探讨孙悟空以何种魅力影响着一代代观众和创作者。

关键词:孙悟空;动画形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从文本的角度分析“孙悟空”形象

从文本的角度上看,“孙悟空”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的主要角色,既是猿猴,也像人类,取经之后又成了斗战胜佛,他的形象兼具了猴的野性,人的人性还有佛的神行。中国古代人类便从猿猴的身上,观察到了自己的形象和本质。文学中的猿猴因为承载着人类祖先的精神和个性,往往都具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而这些又恰巧为人类所缺乏和向往的,孙悟空的形象具备着真假共生,美丑同在,正邪依存,在佛家思想中人生来是神魔同体,人生的根本就是修炼自我,去除魔性。孙悟空的形象从最初石破天惊降世到最后取得真经被封“斗战胜佛”也是一个修炼和去除魔性的过程。

中国在明清十七与日本的宗教交流频繁,《西游记》中的佛道儒思想也在传播中深深影响着相似传统文化土壤的日本和韩国。

二、孙悟空动画形像的变迁

1926年,日本,大藤信郎的切纸细工 《西游记 孙悟空物语》是孙悟空形象首次在荧幕上出现。这部作品将整个西天取经的故事缩减在一个8分钟的黑白动画之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头戴紧箍咒,手拿金箍棒,眼睛是两个圆滚滚的黑色,头身比是1:3的形象,颇具日本子供向动画雏形,口鼻处能看出形象设计保留了雷公嘴的特点,身穿和服样式的衣服,因为是黑白动画电影的关系,孙悟空的设计更讲究平面构成的语言,上身是以较大较密的无规则排布的黑色波点,下身是呈放射状排列的较小的黑底白点,中间以白色腰带做划分,从体态和动作上都可以看出其受条件、技术和制作材料的限制,采用黑白哑剧式的表演风格,角色的打斗动作简单、生硬。

1941年,中国,由万籁鸣、万古蟾、万涤寰、万超尘四位万氏兄弟指导的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史上第一个孙悟空的动画形象。

《铁扇公主》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经过火焰山,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这部动画长片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国迪士尼动画对它的影响,从角色形象上看,孙悟空的角色造型保留了原著中的“毛脸雷公嘴”的特征,但是身材比例都颇似米老鼠,尤其是手掌,带着白色手套。其他的人物角色造型也是如此,会在眼皮的中间加上一道白色,表示眼球的立体感。从动作表演上看,在孙悟空飞出窗户,呈现的并不是翻筋斗,脚踩筋斗云的画面,二是孙悟空的身体犹如一条蛇,S形的迂回上升到空中,动作表演极为夸张、变形,这在后面沙悟净砸门反摔在门上,五官都被打进了脸里,用双手才扒拉出来;孙悟空、八戒和沙师弟三人被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得到处飞,八戒直接四肢被吹散架都有体现。这种夸张的表演方式极具美式风格,这在当时的电影院中也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这部体现坚持不懈的反抗精神的亚州第一部动画长片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也受这部动画的影响开始在从事动画事业。

1952年,在日本有着“漫画之神”称号的手冢治虫就开始绘制《我的孙悟空》漫画,在《西游记》的基础上,做出了较大程度的改动,由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电影于2003年上映,1952年同年,手冢治虫开始了漫画《铁臂阿童木》的连载,在《我的孙悟空》中也能十分清晰得看到孙悟空的形象和阿童木有许多相同之处,圆圆的脑袋,椭圆且大的眼睛,手脚较粗大,整体造型都是偏稚嫩的少年模样。而这个孙悟空形象,在1989年的《手冢治虫无语:我是孙悟空》和2003年电影《我的孙悟空》得以沿用。在《我的孙悟空》中,孙悟空如同一个爱闹腾、自负才华的孩子,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后,赠与孙悟空一套衣服,正红色贝雷帽和上衣,红色贝雷帽是手冢治虫的标志性配饰,也展现了他对孙悟空的喜爱程度。

1961年到196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部长篇彩色动画《大闹天宫》,改编自《西游记》从灵猴降世开始,最后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的剧情。在这部电影中,便难寻迪士尼风格的痕迹。

自1956年《骄傲的将军》开启了国产动画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的新大门,中国动画在民族特色的美术表现上就颇有探索,这一时期的《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音乐设计都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孙悟空拥有一张京剧脸谱样式的桃心脸,棕色的毛发和鬓角围出一个白脸,绿眉红眸,艳丽浓重的色彩搭配十分具有脸谱风格。在身形上,孙悟空四肢纤长,相较“猴”味更似人形,明黄色的上衣帽子和正红色的长裤,搭配着兽皮短裙为其添一丝野性意味。脚穿一双黑靴,样式为戏曲武生所穿之快靴。

198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金猴降妖》改编自三打白骨精的片段,片中孙悟空相较于《大闹天宫》中的形象,在服饰和妆容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同样也是白色桃心脸,绿眉红眸,鞋靴是白色布袜配以和围巾同色的橙黄色的薄底戏鞋,他在动作上更多得参考了猴子,动作灵气飘逸。

1986年日本《龙珠》动画,改编自漫画家鸟山明的同名漫画作品。讲述了世界上有七颗龙珠,同时拥有七颗龙珠的人能够召唤神龙许愿,这整个故事和《西游记》的大致框架类似——和同伴一起历经磨难寻宝。不同于其他日本国民级别的动画、漫画如《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龙珠》中的角色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成长,初期,孙悟空是一个一比一头身比孩子模样,脸部刻画具有浓烈的鸟山明个人风格,孙悟空有着和《阿拉蕾》中阿拉蕾一样的大眼睛,大面积的眼白,小且圆黑色眼仁,,脸部丝毫没有猴子的样貌特征,只是在背后屁股处有一条长尾巴表明其是猴子的身份。金箍棒斜背在背后,一双黑色布鞋。随着剧情的推进和孙悟空的成长,服装也会随之改变,其中最经典的两套之一是在悟空和克林第一次参加天下第一比武大会的时候,龟仙人送给他们一套服装,悟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穿着这套衣服,橙色的无袖上衣和宽松束脚裤武道服,左胸口印有繁体“龟”字,手腕和腰间配有靛青色束带,其二是孙悟空长大之后,悟空在和神仙修炼的期间,神仙送给他一套衣服,这套衣服就是悟空常规服饰了,贯穿于故事的始终,靛青色的打底衣、腕带和靴子,外面同样是橙色的武道服,在左胸位置印有“悟”字。作为一个有成长的角色,也因为制作团队的更新,孙悟空前期和后期在性格上有很大的改变。《龙珠》中孙悟空打破了人们对有关“孙悟空”形象的一向设定,他不再是猴脸猴身,全身是毛的猴子,也不是一个宗教意味浓厚的佛,他成为了有妻子、孩子的“人”。生活化的孙悟空,会使观众结合自身体验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且吸引他们探究孙悟空的未来生活走向。并且孙悟空这一角色在世界范围内都广受追捧,这一成功经验也激发了之后的创作者的创新思路。

1989年《手冢治虫物语:我是孙悟空》不同于先前以及之后的所有有关孙悟空的动画,这部动画并没有描述《西游记》中的故事,而是根据作者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作者年幼时受到万氏兄弟《铁扇公主》电影的鼓舞,内心幻化出一个孙悟空保护和激励弱小受欺负的自己,伴随着年岁的长大,自己成为一名讲述孙悟空故事的漫画家。

1990年,韩国《幻想西游记》动画剧集,具有很大程度的创新,唐僧不再是被皇上派遣去西天取经的大唐高僧,而是被一名神秘人从宇宙被派到地球铲除黑恶势力,散布和平。孙悟空的形象是一个年幼的小猴子,浑身黝黑,一字眉,小小的红鼻头,有着一口龅牙,同样也是在被唐三藏从五行山下救出后,穿上他赠予的一套服装,白色的机车头盔,红色的防风眼镜,黑色的无袖上面印着大大的明黄色的“S”,代表“孙”字的拼音首字母,白色的工装裤配以黑色的皮带,黑白配色的运动鞋,膝盖处有明黄色的护膝,两只手上都带着红黄黑色的条纹腕带,运动感十足,完全突破了先前的孙悟空造型的古装设计思维。机车头盔也具有紧箍圈的作用,而孙悟空最得力的武器金箍棒则被改为双截棍,来去自如的筋斗云变为了滑板。

1997年,日本漫画家峰仓和也所著的系列漫画及其派生作品,也是该系列漫画的第一作:《最游记》。《最游记》是一部套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人物名称,所展开的剧情与《西游记》稍有关联的奇幻冒险系列漫画。片中人物瘦削俊美,孙悟空也和很多其他改编作品一样是少年设定,完全没法辨认出一丝猴样,纯粹的人类模样的少年,身穿米黄色灯笼袖上衣,灰色修身长裤,有利爪装饰的护肩后背披有橙色短披风。服装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同时又点缀着传统元素。为了配合美型人物风格,漫画作者对其,在性格上也有较大程度的改动,三藏高冷,孙悟空单纯、八戒温和、悟净随性。因为漫画大受欢迎,《最游记》第一部动画剧集于2000年放映。

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动画电影《宝莲灯》,故事情节与原著《西游记》本身并无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片中也出现了孙悟空,他在片中是男主角沉香的师父,为沉香救母指明出路,此时的孙悟空已不再是当年在花果山称王的桀骜不驯的小猴子,而是取经归来的斗战胜佛,面部依然是往年上美厂的孙悟空形象的脸谱风格,紫灰色的桃心脸和浅蓝色的眼皮,他身披红色袈裟,高高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和情绪的波动,孙悟空站起身,掀起袈裟,露出里面的衣裳,依然是熟悉的黄色上衣,红色修身裤子,虎皮短裙、蓝色披肩和黑色快靴。当孙悟空平复心情,又裹起袈裟,袈裟之下仍是行者。也正因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直将这一孙悟空的形象从《大闹天宫》之后一直沿用下来,使其成为了大家心中最经典的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同年,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火炬动画分公司联合制作了《西游记》动画剧集。

同年,《西游记》动画剧集在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播出。孙悟空身着凤翅紫金冠,蓝色披肩和裤子,黑色快靴,橙色虎皮短裙,脸部没有脸谱式的妆容,肤色黝黑,继《大闹天宫》、《金猴降妖》之后以孙悟空为主角的动画作品,突破以往孙悟空的戏曲式表演的范本,成为了90后孩子的对孙悟空形象的新一代的集体记忆。

2010年《西游记》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不仅再现了东方神韵,还很好地糅合了西方动画的现代风格,整个动画的风格、表现方法都受日本动画的影响,整个取经故事也更轻松诙谐,孙悟空是一个满头红发的少年,白龙马是一个和孙悟空年纪相仿的活泼少女,筋斗云更是直接被改编成了一只白色的毛发旺盛的狗狗,名叫筋狗云。这种大胆又颇具魄力的改编使其成为首个打入世界主流市场的中国动画,在2009年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上以10万美元一集的亚洲动画片新纪录,成功打入欧美主流市场。

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片中孙悟空是一个青年形像,衣衫褴褛,黄衣黑裤,满身红褐色的毛发,躯干纤长而下肢短,瘦长马脸。在剧情高潮时,红色披风和凤翅紫金冠上的两根雉鸡翎迎风猎猎,成为新一代孩童心里的大圣经典形象。

三、结语

动画角色是动画剧情的执行者、推动者和承担者,他的形象是动画思想的集中体现。孙悟空是中国民族化的经典角色,他的形象能促进和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作为首部中国长篇动画电影的主角,孙悟空的形象深受美国迪士尼米老鼠的形象影响,《大闹天宫》作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又极大激励了手冢治虫,从而影响了日本现代的动画产业发展。在孙悟空的角色形象的发展变化中能看到世界动画人的相互影像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安纲《孙悟空形象文化论》[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1

[2]盘点龙珠中悟空的6种不同服装造型,你还能再找出其他的吗?[EB/OL].(2019-03-18)[2022-05-1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353826368127397&wfr=spider&for=pc

[3]王梦楠《符号学视角下中日孙悟空动画形象的文化内涵研究》[D].安徽:安徽工程大学,2018:22.

作者简介:倪可心(1998.10-),女,汉族,籍贯:浙江金华人,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动漫艺术研究,研究方向:动画形象和动画符号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