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幼儿园在一日生活中如何践行陶行知“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

炫动漫
昆山开发区乐康幼儿园

摘要:近年来,师幼互动、师幼关系成了学前教育界热点话题,《纲要》中对师幼互动方面明确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互动”。

关键词:师幼互动;孩子在前;教师在后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些年,幼儿教育推崇“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所以,作者认为,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幼儿的想法都是天马行空的,他们对于一个问题的探究常常会有许多我们成人都难以想到的思考,所以,当老师想要幼儿获取某一学习经验时,不应是老师直接总结性的下定论,而应让孩子自主探究后,给予孩子表达和讨论的机会,让他们在表达自我和倾听他人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这样不仅能让幼儿学会思考,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孩子“向前进”

(一)多给幼儿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而社会是人类存在的形式。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活的书。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发展,大家都意识到了大自然是一个很好的“活教材”,大自然本就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天然乐园。孩子天性爱玩,大自然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扩大视野、丰富经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还带给了孩子们眼界和格局,是隐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增加会越来越珍贵。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他所学的知识不是课本上枯燥的字,而是在生活中能得到运用的东西,就像空气一样随处可见。

(二)通过实际操作启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陶行知先生《压鸡吃米》的故事:当我们按着鸡的头,比它吃米,鸡只叫不吃,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仍不肯吃;但如果把鸡放开了,米放在旁边,鸡反倒自己跑去吃米了。陶行知先生用这个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一个道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主动学习。我们需要让幼儿自由地学习、自由地思考,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很多。

我们需要贴近幼儿实际、年龄、心理特点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一次在进行户外玩水池活动时,一部分拍皮球的孩子中不小心有个孩子把皮球拍到了水池中,很多孩子第一时间找我来解决如何把掉水池中的皮球拿出来,我笑了笑:“你们觉得有什么好方法能把皮球拿出来吗?”这时很多孩子才注意到了边上有树枝、有长的洒水枪都能够到这个皮球,很多孩子跃跃欲试,最后一个“眼睛尖”的孩子发现了在角落处有个捞网,终于把球捞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这是我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假如我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没有启发幼儿进行一步步探索,他们也就不会获得那么多的经验。

(三)给予幼儿自我表达的机会

纵观当前幼儿语言表达现状而言,多存在着幼儿不敢表达,不愿与他人交流;幼儿不会表达,没有掌握沟通方式等问题。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对周围环境的理解能力较差,所以也存在着不会表达,不知道如何表达的问题。《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在进行一日活动时,我们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我,在帮助其获得生活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助推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向后退”

(一)教师要给予儿童自主权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放手游戏,发现儿童”也是我们教师追寻幼儿真游戏的起点。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良好互动的前提。我们需要尊重儿童,尊重他们是独立的人,要相信儿童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个体。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儿童的发展为主”,也即“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我们要把如材料、空间、游戏等内容的自主权交给儿童,成人不去控制。”“对于思维比较成熟的幼儿,我们要学会‘装傻’,退到后面……成人可以加以指导,但还需以幼儿为主,不要冲到幼儿前面去干涉他们”。

(二)教师需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应作为一个旁观的引导者,不是直接代替幼儿去做。在集体活动或区域游戏中,我经常会和孩子们说,如果这个办法不行,你在想想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或者和小朋友们一起想想。在幼儿交往方面,若是遇到幼儿告状的情况,观察后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我一般让孩子自行商量解决,我会选择默默的观察,做孩子生活、游戏的守护者,让孩子尽情自由发展能力。老师们慢慢的学会放手,从理念转变到放手游戏,再到场地、材料、时间的调整,在观察孩子们的游戏中,我时常能看到孩子们专注、投入、快乐的游戏画面。

(三)以开放的态度支持幼儿进行游戏

与“儿童在前”相对应,教师要做幼儿能看到却在并不显眼的地方的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安全,其次是在幼儿需要时给予指导,如为幼儿提供材料并示范。自主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在室内规矩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幼儿更喜欢在自主游戏中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在自主游戏中,幼儿会自发的解决人际交往和复杂的概念学习,也获得了快乐。当孩子们在教师的支持下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时,我们的指责就是做好一个协调者和引导者。

参考文献

[1]https://www.offcn.com/jiaoshi/2020/0220/363426.html 中共教师网 孩子在前,教师在后.

[2]师幼互动质量的内涵——基于教师的视角 李美芳;《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7-01-01.

[3]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李岩云;《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8-21.

[4]浅谈幼儿语言发展能够促进多面发展 赵娜,陈莉;《才智》;2014-01-10.

[5]师幼互动过程中的教师行为分析 赵景辉(导师:张博);华南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前教育学);20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