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四川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南充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运动习惯缺乏,运动技能欠缺等,而电子产品的普及对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锻炼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为改善南充市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子产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电子产品使用的主流人群,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手机低头族”、网络贷款、沉迷网络等情况已然成为社会问题。因而对大学生进行运动处方干预,引导大学生合理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或为解决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的有效方式。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充市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调查研究活动,以川北医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南充职业技术学校、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校等四所公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针对四所高校学生发放 800 份调查问卷,收回 有效问卷746份,有效率达93.25% ,从而能够深入的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需求与意见。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大学生对电子产品与课外活动关系的认知
通过统计分析,文科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占比为30.61%,
理工科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为42.86%,医科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占比为20.33%,从不参加课外活动的6.2%。此外,对电子产品与课外活动的关系问题,有66%的人认为电子产品的使用影响了课外活动,且不利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12%的人认为电子产品的使用对课外活动影响不大,22%的人认为电子产品的使用对课外活动影响不大。根据学科性质和个体差异的不同,大部分的学生比较积极地参与到课外活动中。不同电子产品的出现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课外活动锻炼的时间。
经过调查,在课外活动选择锻炼项目中排名首位的是球类, 所占人数百分比为 31.37 %,其次是跑步,占比为 27.08 %,体育舞蹈、武术、游泳等占比相对不大。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受场地器材、项目难度、健身指导等因素的影响,易于操作的球类、跑步、健美操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选择中,体育舞蹈、武术、游泳等因专业性较强,缺乏健身指导等原因造成项目选择相对较低。而在体育锻炼中,电子产品的使用更为普遍,在课外体育活动,尤其是跑步项目中,其使用情况占比高达89.83%,keep、悦动圈、咕咚、华为运动健康等运动APP位居电子运动产品前列。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锻炼低于30分的所占比例为 31.5%,介于30-60分钟有384人锻炼,占比为51.47%,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只有17.03%。从锻炼时间来看,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适中,一部分的大学生课外活动锻炼时间较短。影响大学生锻炼时长的原因有许多,例如,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交友学习压力、场地器材原因、学校宣传不够、学生本人不重视等原因。综上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而主观因素中对电子产品的长期沉迷所占比例较大,严重挤占了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锻炼时长。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子产品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都应该积极做好宣传和政策引导。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是电子产品使用的一大重要群体,并且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电子产品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使用电子产品的现象比较广泛,通过访谈和统计分析可知,部分学生对电子产品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部分学生网络成瘾,课外会使用电子产品进行上网、玩游戏,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访谈和统计分析,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受主观因素影响,对电子产品的沉迷、学生本人不重视、学习交友压力大等是大学生缺席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另外受场地器材不足、项目难易程度、缺乏健身指导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建议
面对体育活动的场所与器材严重不足,学校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情况,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加大设施的建设力度,增设体育锻炼器材,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和体育锻炼空间。
高校层面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指导体系,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科学有效地指导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其次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课外活动的宣传与管理,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多开展一些体育竞赛,营造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课外活动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再次高校可根据大学生的喜好,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体育活动 APP 软件,利用手机辅助健身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度。最后高校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思想和优良的学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观,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提高他们参加锻炼和增强体质的意识。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涵养功能,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引导子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家长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学生自身也要端正态度,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旨在调节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精神面貌,促进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而提高后续学习工作效率。习近平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1]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2]通过体育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养成终身体育活动意识,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 2017-08-28(1 ) .
[2] 习近平寄语广大少年儿童强调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N]人民日报, 2020-6-1(1 ) .
基金项目: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四川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分析与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S202110638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