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探究

炫动漫
乾县晨光中学 7132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组合作学习;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今,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为了优化高中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我们需要探索如何结合协作课堂来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数学合作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具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明确分工,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帮助,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习和进步。所以,本文旨在从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可行的相关对策,以期对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论述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遇到的问题

1.兴趣不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小组学习方法,但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1]。调查显示,高中数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发言的多为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普通学生则多为观察者,很少能有效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此外,更多的高中生在小组只能被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很少数能在空闲时间自觉主动地实现合作学习。

2.形式严重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认为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但是,根据实际调查,教师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学习时简单地张贴任务和问题的情况更为普遍。这种单纯的问答方式,不太能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由于缺乏资源共享的措施,缺乏合作研究和讨论的能力,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只关心教学结果,而不能有效地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和内容。这导致了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无法发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推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关注自主,引导参与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逐步赋予学生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数学的高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高中生可能还不能理解自主学习的益处,不能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增长,学生就应该开始自行探索了。比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知识时,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但若碰见复杂的函数问题,学生还是可能束手无策。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先教给学生掌握函数的基本知识,后续让学生自行探索函数的内涵,才能真正让学习自主权回到学生手中[2]。

2.把握分组,有效组合

教师要思考怎样发掘每位同学的潜力,才能更好地在团队协作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组建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般要求老师要根据本班的具体条件进行适当组织,而在合理组织团队的时候要特别留意:(1)科学地安排小组成员。每个组的学生数量最好控制在4—6个,整个班级可以分成5至8个小组,也可以视学生的具体状况而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在团队中进行探讨,而比较小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再分配小组探讨。这彰显了团队中每位同学的风貌,让他们都有参与展示和交流的权利,以此促进了小组学习的整体发展。(2)仔细安排小组成员。学生之间的选择和搭配不能被学生的主观思维所左右,也不能任由他们随意、自主地进行组队。在安排小组时,教师应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理,结合学业表现、个人素质、个性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类,努力使小组里的高、中、低水平同学均衡地排列,让他们在学业上相互协助。正因为如此,各团体之间的能力发展均衡,才能创造一个平等的小组竞争氛围,并逐渐稳固和提高每个人的竞争力[3]。(3)适当地进行小组之间的调整。每一组的人都可以按照他们的配合程度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充分利用合作的优势,使每个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4)细化小组内部成员的责任。一旦成立了小组,则每一小组都要选出自己的队长、两位记录官以及一位评委,还可以每个学生轮流担任,让他们在承担责任时不断激励自己和提升自己。在这样的模式下,优秀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能取得进步,成绩差的学生也会受到启发和协助,才能让优质的资源真正实现共享,让所有人都能收获成功的果实[4]。

3.探索方法,能力引导

为了保证学生劳逸结合,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授课时间都控制在40分钟左右,而有些老师们为了能够完成课时任务,就会在课堂上缩短师生互动的时间,没了师生互动,学生能否自主参与还得看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办法让学生们充分参与课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教会他们一些方法。而新课改强调了让学生完成学习模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合作学习转变。信息技术是学生探究知识的有效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最新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在完成获取信息、拓展思维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5]。

4.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马上向学生解疑,而应该让学生先共同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当学生独立思考不能得到最终答案时,学生可以开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认识和理解。经常通过相互启发,学生的见解会变得更全面和深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如果对问题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老师也不要马上回答,应倡导合作学习,大胆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结语

总之,通过对高中数学合作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实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合作对高中数学教学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合作探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形成互助互学的学习氛围,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合作探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本文在探索结合协作课堂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营造协作课堂氛围、注重合理分组、强调能力迁移三个方面的对策,希望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式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6]。

参考文献

[1]冯云峰.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

[2]陈秀群.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路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3]赵长芳.发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优势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9,2(22):269.

[4]郑志迈.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高中一二年级版),2019.

[5]马琳: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合理评价机制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9(24).

[6]郝士娟.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略谈[J].读与写,2020,17(36):17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