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传统文化研究下对新年伴手礼的研究与分析
摘 要:探析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背景下的新年伴手礼设计新思路。方法 首先对春节文化十二生肖的相关产品衍生品进行探索性设计与研究,剖析其现阶段造型、材料及工艺等方面的发展。最后 在 此基础上根据伴手礼这一联系情感的礼物的定义,将春节文化十二生肖艺术引入,研究并对其进行创 新性设计。旨在传承春节传统文化,让春节文化和十二生肖这些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年伴手礼;转化
一、传统文化与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产品设计中,虽然国际化的风格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需求也愈发明显。在许多地方,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和改变。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日益迫切。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活动长期创造和形成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文明的积累。文化在一定地域内与环境历史结合,形成了我们现今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拥有着我们国家的独特性。传统文化与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是互补的。作为设计师完全可 以提取传统文化及元素符号,运用设计的逻辑思维,对其进行转化再设计。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也同时要做到尊重文化,尊重历史与现代和谐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二、伴手礼产品的发展现状
伴手礼品一般由文化情感内容和载体构成。连恒的《台湾语法典》记载:”伴手之意为伴手。按照惯例,到亲朋好友家里,每人都用糕点作为见面礼物。而台北曰手讯;谓手之以相问讯也。“过去,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浓郁的农业社会。他们出国或回国时,都会给亲朋好友带上小礼物 ,以示关心和礼遇。这些方便的礼物不是有价值的产品,而是代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代表送礼人只是一个小伙伴。可以说,礼物是轻而深情的。在现代社会,随手送礼不仅注重情 感的沟通,而且成为商业营销中名特优产品的得体称呼。它还为携带随行之手礼物的人们提供现成的选择。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已经成为礼物的同义词。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向世界推广更多中 国特色优秀文化产品,是展示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自 2001年加入WTO以后规模不断扩大,但核心文化产品贸易逆差依然存在,产品出口结构也有待优化。“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于中国发展的现实基础,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伴手礼的创新设计
1.丝绸之路文化在伴手礼产品中的应用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它曾经连接了世界上多个文明古国,并在中华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不同文明之间不断的交流、学习和借鉴,长期以来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第一个成功的跨国合作项目。
2013年9月,习总统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设想和行动》。
在丝巾上显示了山脉和海洋末端潮汐的起伏。在深海中,可以看到远古的水手或船夫静静地躺着,可以看到 留在海底的”南珠”。楼兰,伴随着悠长的烟霞和夕阳,在敦煌的石窟绿洲上,可以看到西天大道 上的骆驼钟声。
这一设计既融合了丝绸之路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衔接了”丝绸”这一材质,将丝巾作为一份充满 寓意与特色的伴手礼,凝聚着美好的祝福与希望。
2.新年文化在伴手礼产品中的应用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曰之“年货”,也就是所谓的新年伴手礼。互赠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新年期间亲友互赠的伴手礼较其他节日也更具特色、更富有价值。
上古时代以天象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岁(年)四季时间变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斗柄旋转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从寅位开始,经东、南、西、北转一圈,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故“斗柄回寅”为春正、岁始;“斗柄回寅”指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上古干支纪元,正月建寅(摄提格),立春为岁首(岁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春”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立春”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在历史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
在制作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是进行春节文化中重要元素的提取并与十二生肖结合,选取 其中重要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符号来进行宣传和推广。如,卡套、钥匙挂件、胸针、扑克牌、对联、 红包等物品一类是将新年传统符合直接制成了文创产品,这其中的创作和改动也大多是根据承载 物的需要、受众群体的需要来进行。这种风格的文创产品是让创新型的作品的意境和灵魂渗透到生 活之中,将作品的符号和内含赋予在物品上,让观者可以直接了当的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感,弘扬传统文化美德。
四、结 语
文化就像血液在我们中国每个人的血管中流动。它能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和成长,并发展出新的分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了继承。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目的,是吸取提炼传统文化中优良适应发展的成分,与现代社会进行结合,协助并于现代社会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延续。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和精神文明的瑰宝。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有义务积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结合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和时代特点,赋予市场新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国家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门洪华.“一带一路”与中国—世界互动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05):4-21+155-156.
[2]李茂英.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作家天地,2022(17):34-36.
作者简介:丁西泠(1998-),广东深圳人,研究生,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文化、平面设计、广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