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现代价值研究

应急媒体号
山东硕泰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200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猎范围十分之大,其在现代社会仍具备较大的实际意义。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对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本文就传统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现代价值进行探究分析,并就如何促进安全生产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安全生产;现代价值研究

引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现代价值进行探究,其中第一个部分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性价值进行探究;第二个部分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检验性价值展开探究分析;第三个部分主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安全生产发展方向的指明意义进行探究,为安全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警示语句,时至今日,仍然具备较强的告诫性,将其应用于安全生产领域也是十分可行的。《汉书》中提到“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其应用于安全领域就是告诫生产行业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日常生产时,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还要不断对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升级优化,确保其具备更高等级的安全性。生产领域的管理人员在设置安全防范措施时,应当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其中。中华文化对于“诚实”、“求真”这两种品质有着不屑的追求,因此,在生产车间设立安全设施时,可以将这两种精神融入其中。工作人员对待安全生产要秉持着“诚实”的态度,不偷工减料,不挪用生产经费。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究其根本原因,是管理人员滥用私权、中饱私囊导致的,如果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高质量、符合施工规范的建材,就能有效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意识的形态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进行安全生产时,可以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打造安全生产线。古文有言“亡羊补牢”,这也是对现代人的告诫,其现代意义更具辩证性。以安全生产领域发生的意外事故为例,从个例角度来看,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可能致使多个家庭、多个企业的毁灭,其带来的伤害是无法修补的;从整个安全生产领域来看,则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安全生产行业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对安全生产管理方案进行改造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进而降低整个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发生率。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素质

《易传·文言传·坤文言》中有千古名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不管企业损失有多大,不管是谁的责任造成的,但是作为当事人来讲就是遇上了灾殃。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要做一个“诸恶不做、众善奉行”的好人。服从指挥、遵守规程、遵守纪律是善,反之为恶。单位积极倡导扬善止恶的理念,大力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这不仅有利于职工个人素质的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都会有很大突破,何况安全生产工作。

其次,传统文化对企业高层、安全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有较大意义。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8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专题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做出近百次重要指示、批示。生命重于泰山,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孟子》的《尽心章句下》中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职工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石,作为企业高层一定要将职工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其次,高层、管理者要做好安全工作的表率。早在2500多年前,我们万世师表孔子就发表过著名的言论:“君子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乎”。《论语.颜渊》中记载了孔子与鲁国当政者季康子的一段对话。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杀”我们可以理解为安全生产中的罚,安全生产“罚”不是万能的,如果当领导的都身体力行,就像春风一样,吹到哪里,小草必然会倾倒哪里。正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也”企业大小管理者都给一线员工做出表率,上下一盘棋,干部员工才能一条心。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安全生产指明发展方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最具时代价值的地方在于其为安全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周易·系辞上》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无疑为各行各业如何持续经久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安全生产领域也是,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安全生产从口号变为实态,这不仅是向二十一世纪交出答卷,更是向群众负责。安全生产领域应当定期对生产车间内部的线路、机器以及防护设施进行安全性检测,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应当给出警示标志,并尽快采取解决措施。其次,安全生产也应该体现在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上,生产性企业应当为员工购买保险等一系列保障产品,并为参与生产工作的人员提供一系列防护措施。

安全生产领域还应该不断地对生产技术与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升级,对于部分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的领域,可以采取自动化减人的生产方式,利用科技的力量来解放人力是人类文化的进步。安全生产领域技术的革新需要工作人员付出不屑的能力,在处理生产任务时要有搞科研的态度,古语有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安全生产领域不断地去钻研,就能促进整个领域的技术革新与版本升级。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无限的力量,其需要以人的意识为载体,外化于其他事物中,因此需要人类的不断努力[3]。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具备较大的时代价值与实际应用价值,其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对从事安全生产领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规范,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要求进行工作。除此之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为安全生产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打造多元化安全生产线是该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严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现代价值——浅谈安全生产文化建设[J].《全文版:工程技术》,2020,005,010:52-53.

[2]李凤亮,古珍晶.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价值,路径及原则[J].《文化研究》,2019,001,012:123-127.

[3]高令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现代化(上)[J].《朱子文化》,2020,007,123-1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