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如何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

应急媒体号
广东省茂名市消防救援支队 广东省茂名市 525000

摘 要:消防网格化工作是推动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合力齐抓,单位全面落实的三级分包责任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单位合力抓落实的基层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消防;网格化;隐患排查;责任

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意义

1.消防工作责任化

推动建立起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合力齐抓,单位全面落实的三级分包责任机制,形成了政府、部门、单位合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管理工作无缝化

街道、乡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研究和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问题;社区、建制村、居民楼院、村组等开展常态化检查巡查、集中排查整治、定期消防宣传,初步实现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功能更健全、效能更凸显、群众更满意的消防工作目标。

3.部门联动行业化

各行业、系统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职责,实行分行包干的制度,行成了“隐患有人问,问题有人改、责任有人担”的工作局面。

4.火灾隐患自控化

通过开展“防火墙”工程、网格化管理,实行重点单位三项报备制度,建立起了社会单位“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自查自检机制,有效提升了重点单位火灾防控能力和水平。

5.宣传教育常态化

各网格深化全民宣传教育纲要,采取固定宣传、流动宣传、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使之达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减少火灾的发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1.“上重下轻”问题

个别基层单位对网格化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只是一个普通性、临时性的工作,对待工作流于形式,存在重视不够,推动不力,指导不实等问题,缺乏政府有力支撑,乡镇政府以及村民、居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缺乏相应的问责制度。

2.“经费滞空”问题。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虽然经过了多年运行,但管理工作中的经费支撑始终是一个难题,实际工作中经费保障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3.“人员匮乏”问题

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网格员一般由综治员、协管员等人员组成,这些人员作为兼职消防管理员,身兼多职,精力较散,加上消防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懂得如何向群众宣传消防知识,导致网格化管理工作成为一纸空谈。

4.“设施欠缺”问题

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现状中,配套的公共消防设施未能及时跟上,消防取水困难,大部门乡镇、村未设置相应的消防取水口和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明显与快速扩展的规划不相适应。

5.“监管粗放”问

对辖区消防安全管理方式粗放,具体表现在:一是对管理对象的底数不清楚,特别是对辖区“三小”场所排查不彻底,台账登记不翔实;二是以突击式管理方式整治火灾隐患问题,上级机关考评验收、绩效考核时才开展排查,被动应付上级机关检查,造成消防安全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出现了“四个没人管”现象:发现隐患多少没人管、发现隐患严重与否没人管、隐患整改是否及时没人管、隐患整改到什么程度没有人管。

三、消防安全“网格”管理的对策措施

1.明确细化责任

发动乡镇(街道)、社区(村庄)、生产队组(居民楼宇)分包三级网格,推动政府和部门领导分片、分行业包干,组织部门、乡镇、街道抽调人员、划分“网格”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紧紧把握火灾隐患整治重点,积极推动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职能部门、监管单位消防安全领导责任;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落实到具体监督员和派出所民警,推动落实消防具体监督责任人监管责任;强化单位自身防范意识,落实单位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推动落实单位责任人消防管理责任,使单位落实到人头,检查落实到人头,责任落实到人头,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责任体系。

2.整合社会资源

为从根本上发挥“网格化”消防管理应有的功效,各地应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建立以消防部门和派出所为主体、以治安和巡防为补充的“网格化”消防管理体系,将有限的一线警力配置到火灾预防和隐患查纠的“网格”之中,充分发挥现有警力、现有资源的最大作用,把治安巡逻、场所行业监管、网络监管等业务工作与消防巡防有机揉合起来,发挥一警多能,事半功倍的优势;另一方面,强化培训,对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各级消防人员能熟练掌握巡防工作要求,提高消防宣传的“说服力”和火灾隐患的“鉴别力”。

3.建立长效机制

要采取分片包干、跟踪督办等形式,各级督察部门对所属街镇和村(居)委会加强督导检查和帮扶指导,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问题。采取随机抽取社会单位暗访检查等方式,不间断督导工作开展,并将检查结果与公安网络系统登录的数据进行比对,定期通报督察情况。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注重暗访;普查与专项督察相结合,注重专项督察;实地督察与督办相结合,注重实地督察。要从各地重视、工作部署、各级领导带队检查、隐患排查整治、执法力度等方面,对“网格化”工作开展情况展开督查,形成“党政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协同、上下联动”的消防工作新格局。

4.落实基层责任

公安派出所切实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农村警务工作,依法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民政所将居民委员会建设、社区建设和减灾、救灾等工作与消防工作有机结合,督促基层政权组织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工商所结合职能,协助配合消防、派出所,加强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状况的监督检查,应急办结合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做好隐患排查工作。

5.社会全面参与

网格中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四个能力达标建设,沿街门店、家庭式作坊等小单位、小场所结合实际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和消防教育培训工作。

6.加强隐患排查

首先是抓好重点单位隐患排查。抓住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的契机,严格落实“三项备案制度”。二是抓好人员密集场所隐患排查。重点对辖区的歌舞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商场、市场、茶楼、棋牌室、酒吧、网吧、游戏厅等展开消防安全大检查。三是抓好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场所隐患排查。充分结合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等,加强了辖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隐患。四是抓好“小场所”、“三合一”等隐患排查。

7.引导舆论氛围

一是强化社会宣传。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为载体,采取悬挂横幅标语、编辑短信微博、推出消防宣传一条街、启动流动宣传车辆和消防志愿者自行车宣传服务队等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形成“声、屏、报、网”立体化宣传格式,切实提升社会各阶层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全民培训。结合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消防宣传“五进”、“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传周、“119”消防宣传启动仪式等活动,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讲解和实地演练等方式,针对不同人群和性质场所,广泛开展了镇村两委、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小场所”业主培训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等各类消防培训。三是充分发挥96119作用。积极推行火灾隐患举报投诉制度,发动社会群众、广大网民、手机用户举报火灾。

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发展前景展望

一是有利于加强宣传效果,提升群众安全意识。网格化管理的推行势必把社会面消防宣传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推行网格化管理之后,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主体由以前单纯依靠消防部门转变为了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和乡镇地方政府、村(居)委会等多方合作、共同开展的局面,宣传声势和效果都将得到大大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也是必然的结果。

二是有利于清查火患,确保社会面火灾形势高度稳定。网格化管理的推行将直接导致当前的火患清查局面发生质的转变:由以前的公安、消防部门不定期抽人去检查,转变为各乡镇、企业、村(居)委会乃至群众个人去自发的寻找、举报、清除火灾隐患,火患清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将得到跨越式的提高,社会面火灾形势的平稳也就更容易达成。

三是有利于增强中小型企业场所的自我火灾防控能力。网格化的推开有助于把消防安全管理的触角直接延伸到难以管理的“散、小、边、远”企业场所,一方面加强对这些单位的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力度,帮助并督促这些场所发现隐患、整改隐患;另一方面帮助这些企业场所明确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帮助他们提高企业场所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整个社会面火灾防控能力的新提升。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2]《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3]《广东省消防救援机构指导乡镇街道消防工作制度(试行)》.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