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认识难点和思路
摘要:“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必须作表率、打头阵。同级监督是构建和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纪委监督责任的重要任务,在对“一把手”和同级班子成员实施有效监督中发挥着引领、带动其他监督的积极效应。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纪委以监督清单化履责为抓手,对“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改进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同级监督,对领导干部履职担责、行使权力,企业经营决策、合规运行发挥了监督保障作用。
关键词:一把手、关键少数、同级监督、监督机制、标本兼治、评价效用
一、加强“一把手”和同级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及体会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以贯之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以有效监督把“关键少数”管住用好,督促“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必须作表率、打头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意见》规定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点是“五个强化”,这引领我们要牢牢把握加强同级监督的政治属性;《意见》专设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部分,这提醒我们必须把对“一把手”的监督作为重中之重,让“一把手”感受到用权必受监督;《意见》对同级和下级班子监督作出明确指引,这要求我们必须聚焦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同级班子相互监督、发挥纪委专责监督作用、压实机关部门监督管理职能,形成对两级班子监督的协同贯通体系。
二、同级监督的主要做法
(一)以责任落地为抓手,形成齐抓共管格局。突出“三项监督”,督促“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首先,要加强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坚持把党的领导有机有效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其次,要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情况,深入基层单位约谈二级单位“一把手”;二级单位纪委书记针对落实“一岗双责”不力等问题,约谈三级单位“一把手”。再次,要加强纪委对下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客观公正评价班子及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情况,既对“一把手”提出严格自律的要求,也听取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工作建议。
(二)以政治监督为引领,督促落实政治责任。跟进监督第一议题制度,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捍卫“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对部署不力、执行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坚持将巡察发现问题、纪律审查情况向班子成员书面反馈,督促履行“一岗双责”,抓好问题整改。
(三)以问题查改为导向,持续深化标本兼治。梳理分析各级“一把手”违纪违规问题类型,逐项对应严查促改。紧盯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合规管理等监督关键环节,结合纪委委员包联、执纪办案、定点帮扶、党内巡察、监督检查等,重点是与二级、三级单位“一把手”沟通了解情况,协调解决基层单位难点和问题。建立信访接待日制度,结合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督促班子成员加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三、强化同级监督的难点和问题
受同级班子日常协作、人情往来、工作关系等因素交织影响,同级监督难过“人情关”,担心影响班子团结,在意识和行动上缺乏主动自觉和责任担当,存在“不愿为”的思想。同级监督的站位不高、重视不够、条件受限、存有顾虑,导致在实践中大多停留在探索式、提醒式、委婉式监督,缺少红脸出汗、直视问题、直指关键的锐气,不敢较真碰硬,存在“不敢为”的现象。班子成员均承担着相关领域和系统的分管领导责任,纪委在掌握各路工作信息、深入发现问题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同级监督重点不明确、覆盖不全面、方法不受用,缺乏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手段,存在“不会为”的问题。个别被监督对象片面认为抓党建、抓监督是负担,会给生产经营添麻烦,个别领导干部存有特权思想和本位主义,存在“不接受”监督的抵触情绪,监督对象不习惯、不情愿、不允许被监督,增加了同级监督的难度。
四、加强“一把手”和同级监督的思路和措施
(一)发挥常态化同级监督作用。压实各单位党委书记、副书记、总会计师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持立足本职、常态监督、及时提醒,确保及时有效应对问题、化解矛盾、防控风险。建立纪委书记谈话提醒制度,发现领导班子成员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进行提醒,发现存在重要问题第一时间上报,不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的,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二)强化“画像”和政治生态评价效用。在彰显纪委监督效能上下功夫,加强两级纪委对同级党委进行政治生态分析、对同级党委班子及成员进行“画像”评价的监督体系建设,将监督重点放在运用“画像”评价和政治生态分析的效果上,提升纪委书记“画像”评价和政治生态分析的客观性、精准性和警示性,将“画像”评价与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鉴别、履责评价、行权建议紧密结合,提升“画像”评价与政治生态研判的综合效用。
(三)健全“关键少数”监督机制。将同级监督与政治监督、日常监督、纪律监督、巡察监督、制度监督相结合,将党内巡察、纪律审查、监督检查、审计、专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与领导干部履职考核相结合,督促班子成员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分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切实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结束语
要加强对“一把手”教育的针对性、管理的经常性、监督的有效性,促使各级“一把手”带头遵守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