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短视频时代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成为当前信息生产、传播的重要媒介载体和内容表现形式。面对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传播也遇到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文化;短视频;挑战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概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人民群众在革命年代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存留的重要红色文化遗产,现如今大别山地区存有相当丰富的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
总体而言,目前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播情况有待提高,传播方式仍以实地宣传和文字传播为主,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以当地的红色革命遗址、红色纪念馆、大别山红色革命人士、纪念碑等红色革命遗迹作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并借此传播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促进文化向外省传播。此外,多数研究学者撰写文章深度解析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以提高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大别山思想教育资源与人文资源丰富,需要更多学者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挖掘与整合,并对内容进行合理探析,采用更多创新手段弘扬大别山红色文化,促进文化在红色教育建设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短视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针对信息传播,短视频对于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短视频作品时长短、内容集中、观点鲜明且通俗易懂,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因此更容易被用户接受。根据报告数据显示,截止至2022年,我国短视频用户高达9.62亿人。庞大的短视频用户数量筑牢短视频对外传播效果的基础。此外,短视频传播渠道广泛,目前常用的短视频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主。用户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生产和分享各种类型的短视频,并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平台算法将基于用户及其关注好友的观看喜好实行个性化推荐,实现裂变传播,进一步扩大了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力度。
(二)加强用户参与感
由于短视频的“去中心化”的效果显著,作品创作门槛很低且制作成本不高,近几年来短视频作品层出不穷,且多数是短视频用户自发进行生产、传播。用户不仅仅是传播者,更是生产者。由用户自发生产、传播并运营的自媒体成为短视频平台内容生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UGc的内容生产模式加强短视频的互动性与多样性,提高短视频用户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感。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客户端集成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表达形式,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移动短视频平台更是深度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成为多数人的社交习惯和生活爱好,加深了短视频在社交生活中的参与度。
(三)促进价值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出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短视频凭借其传播的广泛性与包容性,整合社会文化资源,提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吸引了更多人加入文化传播的行列。在文化资源全面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模式创新和形式转化,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四)促进内容创新性
由于短视频平台的进入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创作不同主题的短视频,因此移动短视频主题丰富、内容多样,“文化+”的短视频创作模式加上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因此短视频涉及的内容十分多元化,音乐、旅游、烹饪、手工等等,不同的视频类型都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在此基础上,由于平台对内容的包容性,各种各样的创新表达形式和视频内容创作涌现。目前,短视频用户呈年轻化趋势,年轻用户思维活跃、创意性和创新性高,热衷于将“文化+”的内容加以创新,丰富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
三、短视频时代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的机遇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
大别山革命文化是我国悠久红色革命历史凝结而成的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当前大别山革命文化资源涉及到安徽省、湖北省和河南省三省,涵盖红色遗址、纪念馆、红色歌曲、红色人物、革命故事、红色影片等不同形式的革命资源。大别山地区储存至今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其短视频传播的主要内容和灵感来源。通过汇聚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历史与内涵,并巧用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加以利用,有助于加强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力。
(二)红色文化传播的政策支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针对传播红色文化、提高文化自信也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任务。2020年,在提出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时提出,要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此外,针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提出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数字化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政策支持为短视频时代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提供动力。
(三)多渠道的短视频传播手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抖音、快手、b站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载体之一。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多渠道传播的特征,其凭借强大的大数据算法机制,对内容进行推送,感兴趣的用户实现点赞、转发、评论。专业的短视频运营团队结合网红KOL对短视频内容进行进一步扩散推广,最终实现大众传播。此外,以抖音为例,众多短视频平台已与其他社交媒体类平台实现合作,保证内容可以跨平台进行多渠道传播,对大别山红色文化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短视频时代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的挑战
(一)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力度不足
目前,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作品数量较少,且传播形式单一。红色革命文化所具有的深层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塑造息息相关。虽然近几十年,我国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文化精神学习,重视红色文化教育,但是就短视频平台上红色文化传播形式仍处于简单宣传文化景点、文化遗址、讲述红色人物故事等浅显阶段。尤其是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不相契合,没有发挥短视频平台强大的媒介传播功能。此外,以抖音为例,有关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力度不足,其数据较差,没有引发广泛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力。
(二)传播内容过度商业化
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现状和人民消费观念与消费需求得以传承发展,促进红色文化带动社会效益,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1]而短视频平台凭借新媒体手段,促进大别山红色文化以更新的传播内容形式发展,对我国红色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大别山红色文化传播内容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对红色文化本身的价值传递与精神传承功能有所影响,违背开发红色经典教育、传播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初衷即对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也影响大别山红色文化本身的底蕴。
(三)缺乏关键意见领袖,影响力减弱
意见领袖通常是社交传播网络中影响力较大且具有一批忠实粉丝的群体,为他人提供观点和建议。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德“二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信息是由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由“意见领袖”通过观点或建议传递给他人。[2]因此,关键意见领袖对大众传播的重要信息传递部分,具有影响受众观点和决策的作用。目前,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没有出现形成较大影响力的KOL,以政府和媒体官方账号及用户个人账号创作和发布作品为主,没有以宣传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主要视频内容的KOL出现。优秀传播文化案例的KOL可以参考传播传统文化,形成国际影响力的李子柒。
五、结语
大别山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感、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重大作用。目前,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播总体来看,还有待提高。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大别山红色文化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文化的政策支持及短视频的传播特征为其短视频传播注入全新活力。另一方面,面对红色文化+短视频的文化宣传模式,容易出现传播力度不足、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内容娱乐化的不良现象。同时,由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缺乏影响力,没有知名KOL助力内容的二次传播,难以打开传播范围。为此,仍需政府与社会继续探索,为进一步提高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力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李琳娟.出版广角. 2019(02):74-76
[2]贵州红色文化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路径研究[J].石金,王刚.新闻研究导刊. 2022(02):28-31
作者简介:郎正玥(2002-),安徽财经大学2020级网络与新媒体本科生。
基金项目:本文属2022年度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力提升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XSKY22059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