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壮火食气理论应用甘温除热法治疗OSAHS痰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医学前沿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10032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探讨痰热内蕴证OSAHS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门诊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OSAHS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采用一般治疗加补中益气汤。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AHI指数变化情况,治疗前后ESS评分变化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HI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6.7%),观察组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甘温除热法对痰热内蕴证OSAHS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壮火食气;甘温除热法;痰热内蕴证;OSAHS

引言

OSA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间歇性低氧、高碳酸血症、睡眠结构的破坏,以睡眠打鼾、憋气,晨起头痛头晕,日间嗜睡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1]。由于中医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在OSAHS 的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本研究选择从传统医学理论角度出发应用甘温除热的方法治疗痰热内蕴证OSAHS 患者,并探究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门诊于 2022年  月至 2022 年 10月收治的 OSAHS 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0 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 8例,男性 22例,年龄21-66岁(平均44.26±10.57);对照组患者中,女性 6例,男性 24例, 年龄为 25~60岁(平均42.73±9.8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痰热内蕴型鼾症的诊断;(3)年龄在18岁到70岁的男性或女性;(4)未使用其他任何治疗。

排除标准:(1)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者;(2)有严重的心、脑、肺、肝、肾等疾病及血液病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4)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5) 已接受呼.吸机治疗或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教育、运动教育和心理疏导,每周随访一次,连续四周。

给予观察组患者基础治疗联合甘温除热法治疗,选方为补中益气汤。在本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每剂药取其300mL,密封袋装,每包150mL。符合国家药典标准。方药组成:黄芪15g、人参(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姜9片、大枣6枚;口服,早晚各一次,每次150ml,餐后,连续服用四周。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 AHI 指数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评分变化;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为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治疗前或无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为单位,采用 2 的检验方式,用(x±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AHI 指数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HI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 1。

2.2 E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 ESS 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2。

3讨论

随着睡眠医学的不断发展,睡眠呼吸紊乱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引起广泛重视,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各种睡眠障碍性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已经证实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使心脑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国内外流行病学显示本病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呈持续增加趋势。

综上所述,甘温除热法治疗痰热内蕴证OSAHS 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数(AHI)和ESS 评分,安全无不良反应发生,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燕玉,王宇清.“打呼噜声”中隐藏的危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0,14(06):610.

[2]PeppardPE,YoungT,BarnetJH,PaltaM,HagenEW,HlaKM.Increasedprevalenceofsleepdisorderedbreathinginadults.AmJEpidemiol.2013May1;177(9):1006-14.doi:10.1093/aje/kws342.Epub2013Apr14.PMID:23589584;PMCID:PMC3639722.

[3]潘悦达,王东博,韩德民.我国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率的Meta分析[J].医学信息,2019,32(07):73-77+8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