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互联网窗口下考研市场的问题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继续考研深造提升就业质量。进而也使得考研机构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考研教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存在质量参差不齐,运营模式大同小异,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占有率低,各项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基于这一痛点,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窗口,构建品牌脱颖而出是一大关键。
【关键词】 互联网;考研教育市场;品牌构建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2022年参加全国高考人数为1193万,数据统计全国各省本科率在86%以上,较以往,大学学历人口占比增加了6.5个百分点。同时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近100万人,增幅超过20%。本科学历在市场上已经没有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研大军中来,考研热持续升温,报名人数和报录比屡创新高,2022年报名人数达457万人。新东方预测称,2023年考研人数将达到520万人。在考研市场需求刺激下,考研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线教育提供了无视时空差异的教学服务, 可以快速覆盖广大的人群, 在移动端支持下流畅而简便的网络课堂极大便利了学生的学习,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将教育变成了一种可以流通的商品, 使其不再抽象地停留在人工上, 同时也解决了线下推广难、 市场分散和地域垄断等问题, 地理位置再也不能左右企业的盈利能力, 取而代之的是服务能力和品质, 即使是在面对全国各地的学生, 也能为他们提供便捷而精准的服务, 这是教育行业的生产革命。企业应该利用在线教育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抓住在线教育的机遇, 跳出传统的线下推广模式, 对产品和经营模式进行创新, 在新时代为自身积累新的客户。
一、存在问题
1. 教育资源分散
考研信息资源类型多样,高校的导师信息、就业前景等关键信息比较分散,考生从互联网获取的这类信息缺少系统性, 遍布在b站,知乎,公众号,小红书,百度云盘等各大平台,其中有研究生上岸的学长学姐做的个人分享,也有考研团队的各种宣传。同时,不同课程上课的平台不同,客户选择过于多样,上课流程过于复杂,同时零散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失真,耗费考研者的时间和精力。
2. 培训价格参差不齐
由于考研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考研市场上对考研辅导班的定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 导班。考研辅导机构在课程定价上并没有按照其成本,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全程课时一定,所剩课时减少,上课位置变差的情况下,报名费却水涨船高,甚至有的辅导班利用考生想上岸的心理推出了“天价保过”班。面对高额的培训费用,涌现了大量盗版教材和盗版视频,个别人员又利用考生廉价心理,赚得盆钵满盈,侵犯了教育者的个人权益。
3. 同质化服务严重,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由于考研市场出现时间较短,市场十分混乱,各个教育机构管理模式,授课模式,趋于同质化,具有可复制性,所以涌现了大量考研机构。教育教学质量是参差不齐,培训质量与培训费用不成比例,“名师效应”尤为突出,边缘地带,缺乏监管,经常出现“三不管”的尴尬局面等现象。
二、对策分析
1.品牌构建,细化专业服务
第一,应构建数据库资源一站式的服务体系。考研培训机构为了突出差异化服务,互联网背景下应建立数据库,将原本多个应用集中到统一数据库中完成,应运用商业化服务体系,完善基础性工作,加强与学员的交互性,了解学员需求,并开展个性化增值服务。第二,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技术不断向教育培训领域纵深发展,考研培训行业应以智能化技术作为管理工具,将培训机构管理人员、教育资源、在读学员建立管理控制平台,完善数据信息录入、采集功能,实行数据信息动态更新,提高数据共享性和数据处理效率。第三,教育机器人协助管理。教育机器人可以帮助考研机构工作人员管理教学,代办相关事务,还预先设计程序,帮助学员答疑解惑,主持教学,帮助考研培训机构品牌管理与维护。
2.优化管理制度,打造稳定教学团队
考研教育市场的门槛很高, 要保证稳定的供给, 筛选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培养忠诚的核心团队更是意义深远。对于考研教育机构来说, 要减少员工离职或分流业务就必须保证员工忠诚和员工红利。企业首先应该建立或完善员工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具体措施有建立成长红利制度, 在岗时间越长福利越优厚, 根据员工完成业务的质与量给予奖励等, 优化企业文化, 提升工作幸福感, 调动员工积极性, 降低员工离职意愿, 减少员工离职率。同时, 教育机构也要加强对人才的约束机制, 增加离职成本,从而减少教师分流导致的业务流失问题。
3.政策调节,合法保障双方权益
立法部门积极推动在线教育立法,积极修订和完善涉及教育、互联网的法律法规,积极出台专门针对在线教育的管理办法,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要统一监管思想和尺度,分别依职责对培训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在线考研机构行业内部也要制定规范,通过行业内部健康竞争,推动在线考研机构的发展。
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考研策略的制定,实际上正越来越多依靠专业的数据分析,经验型的考研指导日渐不能满足复杂选择环境中多元需求,个体的选择策略需要。但技术建构的现状,目前还不甚理想,大样本随机采摘所确立的选择策略架构仍有待于创新者投入持续的热情加以完善,使其成为符合思维顺序的有效指导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运明, 程玉, 逄顺欣. 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10):4.
[2] 张兴全, 夏永林. 基于考研培训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5):2.
[3] 张竹昕.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研究r——基于A公司营销策略优势及其问题分析[J]. 现代企业文化, 2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