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非遗文化的背景下,探索点翠工艺的创新

山海经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点翠工艺是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工艺制作的辅助工种,汉代就已出现,在清代达到顶峰。点翠工艺曾濒临失传,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点翠工艺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为了点翠工艺能传承得更长久,改变是必然的,本文将介绍点翠工艺的历史、发展,点翠工艺的特征以及现状,为点翠工艺在现代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点翠工艺;非遗文化;创新

点翠工艺这项非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以翠羽为主要材料的点翠工艺也逐渐失传。由于人们追求对美的物品的艺术价值,现在有许多材质替代翠羽制作点翠首饰,用新的材料和运用传统点翠工艺的技法,能更好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点翠工艺。

一、点翠工艺的发展及现状

点翠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文化底蕴。通过观看唐代的仕女画等作品,可发现画面中的人物发间出现的那一抹翠色便是在金钿上装饰鸟羽的“翠钿”。发展至宋朝,点翠工艺更进一步发展,点翠之风在民间也有所发展。明清时期点翠之风相对于前朝更为盛行,款式样式更为丰富,发展到乾隆时期便到达了点翠工艺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点翠工艺的形制已经比较完善,点翠饰品更为精美,原料稀缺,工艺繁杂,规格更高,贵重的首饰都有点翠装饰。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点翠工艺品中大都是明清时期的。

点翠工艺制作结合金属工艺与羽毛工艺,由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金银首饰精美富丽,只要保存得当,便可永不褪色。在2014年“北京点翠”入选非遗名录,项目类别是“传统美术”。近几年因为《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清宫剧的热播,点翠工艺品也重新映入大众的视野中,但是这项非遗文化项目的传人还是很少。

二、点翠工艺的特征

制作点翠饰品的主要材料是贵金属做的托底和填充图案的翠鸟羽毛。点翠饰品大多数都是以头饰呈现,在以前都选用天然材料作为粘合剂。传统的制作的基本工序主要有:采集、制作胎底、花丝镶嵌、钉翠、辑翠、阴干、嵌宝等。点翠工艺极为繁杂,其中金属托底的花丝镶嵌风格也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为了能使得点翠饰品更为富丽,都会镶嵌珍珠、玛瑙、绿松石等宝石装饰。

在点翠顶峰时期的清朝女子婚嫁最常见的首饰就是点翠饰品,并且类型多样如发饰、耳环、指套等,在点翠首饰中发饰的占比非常大。在清朝点翠发饰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钿子。钿子是一种头冠发饰,是满族妇女在节日里与礼服一起穿戴的发饰。钿子的分类又可分为半钿、满钿、凤钿,都有珠宝装饰,但有形制的限制,身份不同佩戴的钿子不同。除钿子外,发钗、发簪、发梳、步摇等这些发饰也使用点翠工艺,在造型上更是运用自如,有立体的和平面的,有的华美程度不比钿子的低,而点翠头饰中最为华贵繁重的是凤冠。

除发饰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饰品,如点翠的耳饰,造型多是花鸟鱼虫等,腕饰也较常见。点翠制作的饰品中还有饰片和抹额。其中饰片因为其轻巧、韧性较好且容易固定的特性,多数运用在服装和发饰上,更多去展示翠羽的美。抹额除了御寒以外同时也体现佩戴女子的地位。

除以上所述的饰品外,生活物品中也会用翠羽进行装饰,如女子所用的团扇,点翠结合珐琅彩、珊瑚等金贵材料一起制作的画屏和插屏,以及用来装饰的陈设与盆景等。

三、探索点翠工艺的创新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人们对点翠之物的热衷不减,这项传统手工艺在当下发展创新的必要性有以下列出原因:

1.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影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赋予各色不同的等级。因为天对应的色为蓝,地对应的色为绿,所以蓝与绿大众所喜更甚。点翠工艺品由于其主要以蓝绿色为主,色泽华丽,也受其影响日渐发展。

2.点翠本身的艺术价值。制作一件点翠饰品所用到的原材料本身就价值不菲,制作工艺更是耗时耗力,其本身的价值无法衡量,对于人们来说点翠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更是比它本身的价值高,也正是因为现在点翠留存量少,物以稀为贵,点翠工艺的制作品深受收藏家们的喜爱。

制作点翠的原材料之一翠羽源于翠鸟身上,现在所有翠鸟属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不可捕杀。这也是最难的地方,笔者通过实践了解现在仿点翠制作工艺,翠羽的替代品有染色鹅毛、丝带等,其与翠羽有相似之处,但是无法像翠羽那般自然,这也是现在需要不断探索与发现的。在粘合剂方面因为现在工业的发展有了502胶水、酒精胶、白乳胶等各类胶水,通过实践发现用502胶水粘合后的翠羽替代品会失去光泽感,有腐蚀的影响,但是这些替代品的原料不再像以前取材稀少,价格昂贵,粘合剂粘性也更强。并且使用过502粘合的翠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翠面恢复光泽。在色彩方面的创新,可以尝试打破原有的单一色系,对原有的颜色进行丰富,尝试颜色的多元结合。

四、总结

历经了上千年,金银工艺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点翠工艺,其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因为原材料的稀少等原因近乎失传,如果想要传承这份非遗文化就要对其进行保护、探索创新,让点翠文化能长久的传承下去。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翠鸟我们也要进行保护,所以我们要去探索、寻找、发现新的且环保的材料,以免再次出现材料稀少的缺陷。还可以对点翠的款式色彩进行创新,让颜色款式更加丰富,融入现当代设计。

参考文献

[1] 吕明星.点翠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继承和发展[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2] 张凯辰.传统首饰工艺点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研究[D].陕西:西安工程大学,2014.

[3] 李玥琪.点翠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J].西部皮革,2020,42(15):34-36.

作者简介:刘诗琦(2000—),女,江西省南康市人,本科在读。

通信作者:陈建江(1988—),男,湖南省宁乡市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基金项目: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非遗文化——点翠工艺传承与现代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211352403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