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策略探讨

大丰媒体号
格乐大学

摘要: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进程中以及创新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推进落实优化教育管理结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等措施,更利于发挥先进教育理念对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作用,符合高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对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对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高校;教育管理;改革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不仅需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需具备一定的粗航信精神、创新意识、思维逻辑能力等。这就需要不断优化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规范落实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入,利于推进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改进,促使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得以尽快落实。

一、调整教育管理结构

教育管理的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创新。需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战略部署号召,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开放合作的思维,拓展教育管理的范畴,实现学校、社会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共享利用。尤其是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入,要求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规范展开教育管理工作,利用创新型的管理方法,积极为教学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服务。想方设法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教学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意识等综合素养。这就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管理结构,构建轻松开放的学术环境,为教育工作创新吸引更多的社会人才。教育管理者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革新创新管理机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为高校发展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等献计献策。落实奖惩机制,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意识,顺应教育管理改革的需要[1]。

二、完善教育管理体系

改进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融入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促使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尽快成型。尤其是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要想提升教育质量,还需进一步明确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的意义。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性等特点不断突出,要想适应现代教育的新环境,还需在思想观念的转变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要求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需求等,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教育管理人员需根据学情发展的情况、教学现状,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促使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展开得以有章可循,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优化,为师生的创新发展提供展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不同部门、不同院系的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及特征不同,要想有序推进教育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需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与义务,落实分层责任制,确保每个层次的人员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教育管理人员需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在实践中及时发现和调整教育管理制度中的问题,促使教育管理内容更加细化与完善,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制度对各主体思想行为的约束作用。教育管理制度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学分制度,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促使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包括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积极推进教学工作的转型。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首先,针对于教育管理人员招聘工作的展开,需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筛选人才,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献计献策。其次,围绕高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合理落实考核评价机制,不定期考核评价教育管理者,发挥其对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激励作用。再次,请学者或优秀的管理专家介入指导,多角度、多途径的更新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实现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发展。最后,展开教育管理人员的主题交流活动,互相分享工作经验,传授有效的工作方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管理人员工作中来。高校教师、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需具备创新教育意识,将创新教育作为学校教学改革重心,明确当下教育管理工作转型的侧重点,不断完善教育管理措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而努力,积极转变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现状[2]。

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作为教育管理人员,需站在全局的角度上,综合分析办学条件、社会教育基础、教学环境等影响因素,迎合立德树人等国家战略发展的目标任务,合理制定教育管理模式。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整合现有的教育管理资源,拓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采取硬性管制与弹性管理结合的工作模式,进一步突出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文性、时代性、前瞻性等特点,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营造师生全员支持、配合教育管理工作展开的良好氛围,激发师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潜能及主观能动性,广泛收集师生对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见想法,以此作为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依据,促使其自身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协同发展[3]。

融入创新教育的理念与终身教育的思想,促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分解教育目标,促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拓展目标更加明确,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理论实践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完善的管理体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尽快实现教育管理目标。加大监管学生的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约束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进一步强化其自律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计划,使其明确学习的目标与进取的方向,让学生得到持续的锻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保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学生社团等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满足系统化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管理,如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依托网络技术引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这就需要高校为学生打造安全的网络学习平台,积极传递正能量,为学生带来更多高品质的课程,发挥互联网资源建设的优势,不断更新学习数据库。发挥数据的统计、收集、分析等功能,全方位了解师生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便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帮助师生更好的发展。引导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协助教师探索与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进。为挖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学生展开各种富有特色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对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得以稳步提升。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依托网络技术的媒介,打造个性化的教学平台,施行针对性的教育管理。

总结:

创新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转型发展的内驱动力,能够顺应高校与时俱进发展的需要。高校肩负着培育优秀人才的责任,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建立特色化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的模式、制度、思想等,规范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该工作在提高教育工作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在实践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晶.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2(9):1-3.

[2]翟芮.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50):200-201.

[3]欧高林.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2):66-68.

向益黎(1994-)重庆万州人,泰国格乐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