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摘要:2022艺术新课标结合时代发展背景,进一步提炼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成为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的重要教学目标,核心素养进一步解决了“如何培养人”和“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问题,促使音乐教师站在宏观和多元化的角度思考,探寻音乐学科为学生全面发展可提供的助力。大单元教学致力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需要基于自身认知水平,探寻相对独立的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间具有相互促进、同向同行的关系,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
1大单元教学的含义
“单元”是指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单元。明确的目标与单元主体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单元将素材与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单元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模块。在当前教学中,单元可分为学科单元与经验单元两种类型,学科单元的构建基础为科学系统的学科内容;经验单元的构建基础为教学经验。大单元相较于单元而言,“大”并非指内容庞大、时间长,而是教学内容更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大单元教学将单元整体统筹规划为同一模块,通常具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过程规划,使大单元内各单位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使教学整体性与相对独立性并存,加强了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联系,使各单元的学习价值能够进一步体现。大单元教学可以看作学科整体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单元,同样也是一个具有整合性与联系性的单元。大单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材中的单元界限,在整合各单位中衍生出了新的教育模式。大单元教学是根据特定结构的教学单元,突出体现大观念、大主题、大过程,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2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
2.1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以苏少版小学音乐为例,在《花儿拍手笑》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并制定如表(1)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任务与评价目标设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情绪,设定“花儿拍手笑”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如在进行“花儿朵朵”的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演唱歌曲,与此同时教师开始拍手打节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纷纷受到引导也拍起手来,在演唱完毕后,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拍手打起了节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多数学生都认为花儿朵朵的带来了美好的遐想,在过程中感到很开心,就拍起手来,由此教师可通过“拍手”和“开心”的联系引入后续“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教学中。在围绕“花儿拍手笑”的主题进行教学时,教师也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越来越快的音乐节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快情感;引导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对歌曲的见解;鼓励学生画出在一起玩耍时的开心场面,将“好像花儿朵朵开”的情境呈现;通过音乐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以此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2以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目标过渡的策略
以苏少版小学音乐为例,在《悄悄话》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过渡,以此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如: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单元内歌曲的唱法②进一步感受领唱与齐唱、合唱、对唱、唱的唱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生能够用相应情感完成歌曲演唱②演唱节奏能够契合伴奏③演唱干净流利,发音清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感受不同歌曲中对于亲情和友情的描写,认知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
随后教师可结合三维目标与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能够感知“雨中开出一朵朵小伞花”“像绿叶托着红花”等内容的美感
艺术表现:能够在练习中融入情感,通过歌曲表达练习时的情绪
创意实践:能够通过歌曲内容联想生活,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转化到歌曲想象中
文化理解:体会“雨天等妈妈”中的焦急心理;感受“小伞花”中友谊的美好;领悟“共同拥有一个家”中的博爱心理;探寻“吉祥三宝”中充满亲情的氛围。能够根据四首歌曲感受亲情和友情的美好,以包容、正确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在教学目标设计完成后,教师应在教学中围绕“亲情与友爱”的主题,引导提炼歌曲表达的内涵,并以思考每首歌曲中蕴含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索把握单元的核心,以此加强学生的知识衔接。如在“雨天等妈妈”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代入情境,想象看到自己的妈妈在雨中奔跑有何感想;在“小伞花”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与同学或学生在雨天共打一把伞有说有笑的情境,引起学生美好回忆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歌曲内涵的了解,后续教师可如法炮制引导学生一一体会歌曲内涵,随后将内涵进行整合与再加工,最终回归“亲情与友爱”的主题。
2.3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虽注重单元间独立内容的关联性,但无论怎样对内容进行整合加工,其教学内容的数量依旧难以在单节课堂完成,在单节课堂完成整体单元的教学任务显然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可设计具有层次的大单元教学,并在每个阶段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与课后作业,最终将每个阶段进行整合,以此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完整性,又能够使教学每个阶段都具有丰富的特色。以苏少版小学音乐为例,在《田园交响曲》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确立“探索大自然”为主题,并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大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对“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和“踩花山”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中西方不同艺术作品中呈现的不同情感与内涵,感受音乐旋律中的特点。学生需要在课后了解贝多芬的背景故事与艺术作品,并根据“踩花山”的音乐节奏回忆所学歌曲。
第二阶段:对“田野在召唤”和“致春天”进行教学,学生需要感受两首乐曲所体现出对田野与自然的热爱情感,并在课堂中掌握“田野在召唤”的唱法。在课后学生应根据主题内容对大自然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对大自然产生更丰富的情感。
第三阶段:对“红蜻蜓”与“竖笛练习(四)”进行教学,学生需要掌握歌曲的唱法与本首歌曲部分的竖笛演奏方法,通过歌曲和乐曲的风格遐想红蜻蜓灵动、美丽的特征,在课后继续联系竖笛演奏。
整合与复习阶段:结合前面所学内容,感受其中共存的热爱、感恩大自然的情感,巩固所学知识。
以此确保大单元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具有诸多共性,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但大单元教学同样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提炼不同教学内容中的属性,并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整合与加工,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设计阶段性教学策略,制定相应评价标准,这对于教师个体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大单元教学的践行更需要依托学校进行组织,将音乐教师的力量汇集在一处,以此使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同向同行。
参考文献:
[1]韦德秀.核心素养理念下音乐教学单元设计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4.
[2]林樱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分析[J].考试周刊,201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