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廉洁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摘要:面对高校腐败问题呈现出易发多发的态势,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较为突出的廉洁文化教育覆盖面不够、廉洁教育体系建设不够系统和考核评估制度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廉洁文化
近几年,针对高校反腐败成为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相关数据显示,高校腐败问题也紧紧伴随而来,这其中既有985、211高校,也有地方普通本科学校和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立足国家大力实施高职“双高计划”的契机,迎来了发展良好势头。但是,这也意味着对高职院校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尤其在廉政风险防控方面。
202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党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体现。
综上所述,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确保高职院校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稳步推进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廉洁文化教育覆盖面不够、系统的廉洁教育体系建设不够系统和考核评估制度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廉洁文化建设形成自上而下、一体推进的廉洁拒腐防变体系上成效不够。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聚焦扩大廉洁教育覆盖面
1.分层分类加大对行政人员的廉洁教育
梳理高校违纪违法案例可以看出,涉案人员有领导班子、中层管理也有一般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其腐败范围几乎涵盖了高校所有关键领域和环节。2022印发的《意见》与2009印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相比较,“廉政文化”“廉洁文化”仅一字之改,内容和要求却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意见》更加强调拓展廉洁文化教育的范围,对象要突破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范畴。高校违纪违法案例中非领导干部的也不在少数。这更加说明,高校廉洁文化教育从行政人员廉洁教育来说,应该涵盖领导班子、关键岗位及重点环节、普通员工廉洁教育。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是切实可行的。针对对领导班子,应更加侧重于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的教育。针对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人员尤其是管人管钱管物的重点岗位人员,应加强工作职责、廉洁自律教育。针对一般员工,可以围绕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的教育。
2.学教相长推动教师的廉洁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在本专业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要求,还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和廉洁文化教育协同育人。一个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高尚情操的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的同时,也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高职院校中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通过认真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不断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共识下,实践已经证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廉洁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占比并不高。所以,高职院校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课程思政中廉洁文化教育的能力。在廉洁文化的教与学之间架起桥梁,让廉洁文化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成为春风细雨,走进学生心中。
3.多措并举加强学生对廉洁文化教育的认同感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每个缔约国都应开展有助于不容忍腐败的公共宣传活动,以及公共教育方案,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开展青少年反腐败教育,已成为诚信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验。高职院校学制短,专业技能和廉洁素养。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廉洁教育的第一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大一公共课中如家庭美德中的勤俭节约内容,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等内容。第二课堂方面,开展廉洁教育主要是基于行政手段和政治要求,深入的学习较少。形式大于内容,创新不足,手段单一,一定程度上存在就教育说教育的问题。廉洁文化成风化俗的教化功能、教育效果最大化、最优化未能真正实现。有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也不多。
二、聚焦建设立体矩阵
1.党委加强组织领导
高职院校党委要加强统筹和组织领导,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方案顶层设计,将之融入学校章程和管理体系中,实现与校园文化、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相互促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制定廉洁文化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协调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部署廉洁建设活动。列支专项费用提供经费保障。
2.多方联动建设合力
内部方面,党政部门、各级党组织,把廉洁文化建设建设项目落实到牵头单位,在充分调动群团组织能动性的同时,把廉洁文化建设寓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之中。高职院校受制于办学规模和资源的约束,廉洁文化的教材、教辅资料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比较薄弱,反之,本科院校在。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2017年底,重庆交通大学在市属高校建立了第一个党风廉政教育中心,面向全市开展了展示毕业生廉政教育“离校后一课”、新教师“入职后一课”的重要渠道,以及新干部的“诚信第一课。对于自身廉洁文化资源短板,应加强和兄弟院校合作,统筹各种资源共同推进,形成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强大合力。互相探讨,互相依托,在教、科研方面取得突破。
三、聚焦构筑长效机制
1.持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将廉洁教育融入到学校“三全育人”体系中,推进清廉教育与育人工作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学校改革发展相结合。高职院校纪检监察机构应该立足自身职责,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形成不断完善的制度和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特别是在完善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形成闭环体系、构建约束机制等方面,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制度的有效性,实现廉政文化的柔性与制度的刚性的紧密结合从制度上遏制引发的滋生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 加强对廉洁文化建设成效评估
建立健全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良好环境的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考核内容。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配套制度建设,及时修订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相关措施,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丹,李正旭,付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研究——以遵义医科大学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5):34-37.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路径研究[J]. 李丽芬. 教育观察. 2021(42)
[2]浅议高校廉洁文化建设[J]. 郑白玲,周萍. 法制博览. 2019(33)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宋伟, 2017
[4]高校廉洁文化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朱朝霞, 2017
[5]高校廉政文化建设[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刘鑫, 2014
作者简介:杨建华,女,1985年生,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