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传统图案及纹样渗透于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探讨

大丰媒体号
1.河南省永城市实验中学 河南永城 476600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图案和纹样占据首要地位,社会发展节奏加快,使得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现在的中学生对传统图案和纹样的了解少之又少,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很难接触到传统图案及纹样,对传统图案及纹样表现出陌生感。基于此背景,为了将传统图案及纹样文化更好传承下去,让中国传统图案及纹样继续发展,培养更多中国人热爱传统文化,了解民间艺术。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美术课程中传统图案及纹样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初中美术做教学设计,以有效加深中学生对传统图案及纹样的了解,提高学生勇于创新意识。

关键词:传统图案;纹样;初中美术;教学探讨

初中美术新课标里曾提到,美术课程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的课程,弘扬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1]。美术学科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社会的热爱,形成追求美丽社会,向美好生活发展。通过美术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美术的认识与了解大部分是因为书本内容,由课本获得对美术的感知,实际上美术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传播方式不一,初中美术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关于中国图案、纹样内容,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初中生处于发展中,创造性较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有一定创造作用,在初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能让传统文化继续发扬下去,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是让传统文化在这个新时代有一席之地,发挥其绚烂光辉。中国图案和纹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将其与当代美术理论教育完美结合,既能促使美术理论教育得到有效发展,又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力度加大,将传统文化运用在现实生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应用。

一、以欣赏方式渗透

欣赏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对于美术教学而言,学会欣赏很重要。对于中国传统图案及纹样的教学,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2]。这样可以快速引起学生注意,及时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传统图案及纹样的探索学习。在学习传统图案及纹样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课本融入美术专业术语,学生便能慢慢积累美术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学生就能具备一定欣赏能力,在往后的美术学习中,学会独立欣赏教材内容。例如,七年级美术《传统纹样》中,学生要学会欣赏传统图案及纹样,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收集各种形式的经典传统图案和纹样,学生在看到这些传统图案及纹样后能对其用途有一个大概认识,并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以主动去了解关于传统图案及纹样的知识[3]。中国传统图案及纹样主题多样,传统图案用于祈福的比较多,比如,古人用喜鹊寓意喜的象征,梅花上有喜鹊便为喜上眉梢;又例如三只羊,中国民间用三阳开泰表示大地回春,又有兴旺发达的意思。像这样用一些有着吉祥含义的走兽或植物纳入传统图案和纹样作为题材,一种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做特殊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合也是传统图案和纹样的实际应用之一。这节课上完以后,学生能初步了解传统图案及纹样的组成形式,并对中国传统图案及纹样有一定了解,掌握其题材类型、寓意、表达方式等方面内容,以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美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梳理传统图案、纹样知识,融入现代化元素,进行传统图案、纹样创新,发扬和继承传统图案及纹样文化[4]

二、以学习过程渗透

将传统图案及纹样文化放到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益处,能够让初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了解,了解什么是民族民风,开阔学生美术认识眼界。初中美术教材中融入中国传统图案及纹样,通过对传统图案及纹样的学习,学生能对传统图案及纹样的表现方式有一定了解,关于制作工艺,也知道其讲究性,将美术学习联系实际会发现,美术教材中的一切内容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进一步将中国民间艺术展现出来,激发起学生想深度挖掘更多艺术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探索美术界古人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美术教学的意义。例如,对于欣赏图案美的教学,教师先结合课本上提到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传统图案及纹样,发现其丰富内涵,以及蕴藏的美,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加深学生对传统图案及纹样的学习,使初中美术教材中加入传统图案及纹样变得有意义[5]。学习完本课之后,教师根据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布置一项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传统图案及纹样知识,发挥想象,创作一份融入现代元素的传统图案及纹样作品,最后展示作品,小组互相点评,评选出最具特色又优秀的作品,并让其他同学也欣赏且借鉴该同学的设计灵感。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有更多探索美术世界的激情,培养学生们更多艺术细胞和创新能力。

结语:

传统图案及纹样文化博大精深,初中美术教材中对传统图案及纹样的课程设置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有极大作用,让初中生有更多创造灵感,使其对美术理论知识不仅仅是概念认识,还能学以致用,发挥传统图案及纹样的价值作用,创造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传统图案及纹样在初中美术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教材探索传统图案及纹样的应用,融入现代教学理念,使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时代在更新,课本也有需要更新的,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用辩证的角度,结合实践去分析美术课本中传统图案及纹样的课程设置是否有不当之处,并在教学时合理改进教学设计,使初中美术教材能体现传统图案及纹样的魅力,发挥传统图案及纹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佳妮.有效渗透,只为无限精彩——传统图案、纹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54-155.

[2]王鹿. 初中美术数字化课程开发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21.

[3]孙瑞涛,杨超.有效渗透,只为无限精彩[J].教育艺术,2020(08):43.

[4]田晓梅.传统图案、纹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艺术,2019(10):53.

[5]杨筱筱. 唐宋牡丹图案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教学拓展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2.

作者简介:

吴敏,(1987.12--)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研究方向:美术学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