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应用研究

大丰媒体号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也让我国对外交流逐渐密切,而语言作为沟通和交流的直接方式,各个国家的语言与其思想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基于此,如果各高校在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对西方文化内容的解释,很容易让学生在日后交流过程中由于不了解交流对象文化而产生误会。因此,在对这二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和相关文化内容的叙述,进一步让学生在文化差异上理解所学知识,确保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西方相关文化,以此增强自身交际能力。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出发,分析中西方语言体系差异,并对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方式进行思考。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应用研究;外国语言学

引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是各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由于地域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语言,通过语言体系能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思想特征。同时,在文化的发展中,语言也会跟随文化内容进行相应的变动,才能将文化内容更好的表达出来。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并在变动中互相影响。基于此,在高校开展外语教学时,应当适当的带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在此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依据文化内容对语言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加强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并能够更好的在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的过程中贴近外语原生环境。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利益诉求

由于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方体系中,人们对自我利益和认知有着较高的要求,自主意识十分强烈,对自身利益和自由民主方面的追求十分注重。具体来说,在出现矛盾或纠纷时,西方人首先会维护个人利益。相比而言,中国更强调与人之间的合作和集体的团结,因此会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定在与他人冲突时选择较为折中的方式进行解决0。

(二)思维方式

同样,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思维方式上。由于不同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影响,西方国家在长期以来作为追求理性和逻辑。而我国受儒家思想影响,相比而言更具感性。

(三)风俗和审美习惯

在中西方长期处在的文化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两方民俗习惯差异也十分的巨大。具体来说,龙在中国象征着繁荣、权力、祥瑞,而在西方国家则代表着邪恶、贪婪。同时,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对艺术和建筑等综合方面。

二、中西方语言体系差异表现

(一)词语结构方面

由于长期处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中西方在词语结构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词汇、语句和从句三方面上。相对于西方主流语言来说,汉语自身的词汇和结构十分复杂,并在工程结构上更加繁琐。同时,在表达方面以英语为例,在英式和美式英语中,足球的单词分别是soccer和football,而中国则是足球,这一点也就体现出了中西方词汇的差别和不对称性。而在语句构成方面,汉语大多将主语作为话题,并用谓语对话题进行说明和补充,在口语表达中,拥有完整主谓宾的句子相对较少0。而英语较为注重语法要求,主谓宾的完整性。同时在句子的表达方面也有一定的不同。最后在从句结构上,汉语的从句结构具有一定的并列分布特征,而在英语中则需要有明显的从属关系。

(二)语言表达方面

在语言表达方面,西方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对称谓的表达,其中最为直观和明显的就是中西方对长辈的称呼。在中国,辈分的排序和对长辈的称呼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顺序和逻辑体系。而对于西方来说,无论是舅舅、大爷还是叔叔都统一称作为uncle。另外,在对陌生人的对话之中,中国也会采取较为亲密的称呼,而在西方则是会采用较为疏远的官方称呼0。同时,在叙述方式上,汉语对事物的表达比较完整,拥有较为完整的逻辑架构,而在西方语言体系之中,其对事物的表达较为分散,通常会采取倒叙的方式对其进行叙述。另外,在汉语的表达过程中,为了突出对事物形状和内容的表达,通常会选择利用修饰和比喻对其进行表述。而在西方语言对事物的表达过程中,通常使用较为平铺直叙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述。

三、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应用研究与思考

(一)教学理念

在以往的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教学中,高校教师通常会将其重点放在对语法和词汇的解释上,并没有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语言词汇应用能力,导致在学生进行外语实践交际中,没有办法有效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同时也十分容易在与外国友人的交谈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而引发误会。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跳出传统教学理念对自身的桎梏,增加外国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中西文化对比和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学习。首先,教师要明确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正确的意识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化和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提升的重要性,才能有效转变自身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文化内容和中西方文化对比资料。其次,教师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加强学习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的对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教学质量进行把控。在此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够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感知程度,进而有效避免在与外国友人交谈的过程中出现误会。

(二)教学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掌握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和相关词汇的内容,在外语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学生在日后生活和工作中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为了有效解决此情况,教师应当对现有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并在注重文化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此,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及其相关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相关知识的拓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保证选择的拓展资料质量高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能够让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和思想。同时,教师也可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增添一定的趣味性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而养成对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以此提升教学有效性。其次,教师也能够与外教进行合作,让学生通过对外教讲解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语言在当地文化中的内容,同时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文化,从而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加强学生沟通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引导学生形成日常学习习惯

在各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教学时间相比较短,学生拥有十分富裕的自由时间。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能过度依赖于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课本上所讲述的知识,想要更好的提高自身外国语言运用能力和对当地知识的了解,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日常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西方外文原著的阅读,并多看多听英文新闻报道或相关影视资料,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和背景,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同时,教师也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习惯,让学生对西方名著和新闻观看时能够有正确的对比意识,保证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坚定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信仰。在此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自我的提升,也能够通过对外文名著的阅读增加自身词汇的累积,并在外语原声语境中学习和锻炼自身对所学知识和词汇的运用,有效增强自身交际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立足于对中西方文化对比和差异的视角上进行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学习,也能更好的让学生树立正确家国观念,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和政治素养。

(四)注重对非语言内容和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也属于交际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特定的环境和语境中,非语言也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管其不属于语言单位,但在交流过程中也能够代表特定的含义。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其对非语言内容的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教学时,也应当将非语言交际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并能够给予其足够的重视,让学生了解非语言交际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外语掌握和使用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立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将非语言内容归结于眼神交流、肢体动作等分类,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对比,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肢体语言所表示的含义不同,以此避免学生在日后对外语进行应用时,不会出现由于非语言内容而导致的误会。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为了加强外国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就应当对其的教学中加入一定的文化内容,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提升外国语言学,并加强对其的应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地文化,能够更好的让学生通过文化进行语言系统的学习,并能够让学生摆脱传统学习的思维桎梏,让其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高校教师应立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外国语言进行教学,确保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教学质量上升的同时,提高二者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予婷,金娜娜.立足时代、接轨未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高层论坛暨2021年《外国语》选题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44(04):115-121.

[2]梁甜甜.应用语言学与外国语言学言语能力多样化研究——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混合方法》[J].语文建设,2021(04):87.

[3]师瑞芳.关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J].英语广场,2020(22):51-54.

作者简介:李金金,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硕士研究生毕业,教师,中级(讲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